大禹努力十三年,終於治水成功,他又在帝舜去世三年後,正式即天子位。然後,大禹又將朝中大臣進行分封,分封完諸侯,大臣們也都各往各的封地去了。
可是,就在帝禹退朝的時候,卻看到河伯馮夷跟大神豎亥還跪在那裡大眼瞪小眼。這時,帝禹一拍大腿,才忽然想竟忘了他倆。
大禹歉疚地道;“哦哦!看看我這記性,倒忘了自己的許諾,既然治水工作大功告成,我也該准許你倆回家去了。”
馮夷道:“主人,大臣們皆已封官進爵各歸各處了,我也沒有別的奢求,我都出來這麼多年了,也早該回去看看了,恐怕宓妃還在洛水之中苦苦等我回去團圓呢。”
大禹自知有愧,便對他倆道:“馮夷、豎亥,本來你倆才是我的大功臣,我真該好好謝謝你們才是!我姒禹治水十三年,多虧了你倆的鼎力相助。只是這些年來,你們跟著我吃苦受累也不少,我卻沒什麼職位能夠封賞你們。為此,我實在覺得有愧與你們呀。”
豎亥道:“主人,能跟著大禹闖天下其樂無窮啊。我豎亥沒什麼可遺憾的,我倒要謝謝主人的賞識才對呢。”
大禹又道:“看來只有我歸天之後,才能到伏羲大帝和女媧娘娘那裡去給你倆討得賞賜了。現在你倆就先回去休息休息吧,來日咱們還後會有期。”
大禹雖說讓他們走,可心裡也有些不捨。馮夷、豎亥想想跟隨大禹多年,他們之間也建立了深厚友誼。此時見大禹催促他們走,他倆倒是眼裡含滿淚花,賴在那裡不想走了。
大禹見馮夷還龜在那裡一動不動,就去拉他,讓他回家看望宓妃。可他走近一看,馮夷龜背上的那個九宮格倒映入大禹的眼簾,大禹好像想起了什麼。
大禹想了想說道:“哎,罷了,如果你倆實在不願走的話,你們就再幫我一把吧。”
馮夷、豎亥都瞪大了眼睛問道:“難道禹帝還有事情讓我們去做嗎?”
帝禹呵呵一笑道:“剛才我看到河伯龜背上的河圖洛書,分明就是一個完整的九宮格嘛。這個九宮格的形狀,正好對應著我們中華大夏國的概貌。我們何不將整個神州大地化成九個大州,這樣也好對天下人進行有效管理。”
馮夷道:“主人,也就是說,你要將大夏國按照九宮格的形狀化作九個大州嗎?”
大禹道:“是的,既然我們已經遵循了河圖洛書上‘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的五行規律,也治理好了天下的洪水之患。現在我們再遵照人道與天道的原理,去籌劃我們的國土資源和人文環境,這豈不更好?這樣便能更好地治理我們的國家和人民了。”
大禹自受到河圖洛書的啟發後,他覺得應該根據各地不同的情況,再按照各地區資源的多少,讓他們來向國家納貢繳稅,以保證國家機構的正常執行。
於是,帝禹便迅速聯絡各部落酋長來都,他們要討論逐漸完善各級政權的建設問題。在帝禹舉行的臣侯會議上,他讓大臣們各抒己見爭相發言。
皋陶提議道:“禹帝,咱們自建立大夏以來,總算是天下大定了。以目前來看,雖然舊的矛盾已經解決,而新的問題也已出現。這種新問題便是屬國之間由於地界不清,民眾歸屬不準所產生的國與國之間的紛爭之亂。”
帝禹點頭道:“皋陶,這個問題你提到了點子上,目前我們就是要解決這樣的矛盾。請問哪位大臣還有高見?你們不妨說出來讓大家聽聽。”
伯益道:“禹帝,鑑於目前這種形勢,我覺得,我們有必要將天下州郡之間的界線起止劃定清楚。這樣既可以解決屬國之間的領土糾紛,又可以強化中央帝國對所屬小國的有效治理。”
禹帝道:“伯益言之有理,各位大臣,我們不妨按照伯益的提議,對大夏所有範圍內的所產物品、物品分類、各種資源、人口分佈、土地面積、地質形態、山川地理、人文風俗等統統進行一番大討論。最後,我們再決定要按照怎樣的方式來管理人民,確定我們該如何來劃定新立州郡的界限,然後再規定讓各地繳納貢賦的確切數額。”
於是,帝禹便與諸侯按照一定規則對各地區的地形、習俗、物產進行了歸類。經過大家幾天的討論,大禹再將大臣們的所有建議都集中起來。最後,他們終於研究出了一套有效可行的實施方案。
這天,大禹拿著新研究出來的實施方案對大臣們道:“各位賢臣,此次議會,我們按照九宮格的格式,把天下由九隅重新劃分擴大為九個大州。對於各個大州的管理工作,我們還是由那裡的諸侯擔任。不過,我們還在各大州設立了州牧。此次這九州牧還分別制定了各州對國家上繳的貢物品種,此為《禹貢》。下面由龍來宣讀詔書。”
龍道:“各位,現在我就將各位大臣幾天來所制定的各項研究成果向大家公佈如下:
此次,帝禹帶領大家定立的這九個大洲分別為: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
另外,帝禹曾根據各大洲的實際情況,又經過與大臣們討論商議,帝禹還為各大洲封立了新的州牧。關於州牧的具體情況頒佈如下:
第一,冀州,冀州是神州的中心點,當年大禹治水便是從冀州開始的。而且帝禹的夏都也設在冀州,帝禹自己既是天下共主,也是管理冀州的最高統率。所以,這冀州牧就非咱們偉大的帝禹莫屬了。
第二,兗州,兗州牧將由皋陶來擔任。
第三,青州,青州牧將由伯益來擔任。
第四,徐州,徐州牧將由后稷來擔任。
第五,揚州,揚州牧將由商均來擔任。
第六,荊州,荊州牧將由丹朱的後裔施黯來擔任。
第七,豫州,豫州牧將由子契來擔任。
第八,梁州,梁州牧將由垂來擔任。
第九,雍州,雍州牧將由我來擔任。”
龍剛剛頒佈完各州牧的任命,議會大殿內的大臣們就立即發出了雷鳴般的掌聲,他們表示一致擁護此項任命。
接著,龍又道:“各位也知道,當年帝禹在治水的過程中,他接連治理了幾座大山。他治理的大山有:岐山、荊山、雷首山、太嶽山、太行山、王撾山、常山、砥柱山、碣石山、太華山、大別山等等。
帝禹透過對這些大山的具體分析,他由此發現,各大洲之中也分別坐落著一些知名的大山。為了突出各大州的顯著特點,帝禹便在九大州的各州之內,分別命名了九座知名的大山。這九座名山分別為:
翼州境內命名一山,為太行山。
兗州境內命名一山,為泰山。
青州境風命名一山,為崑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