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這話,藏品持有人沮喪的眸子瞬間放亮,終於有人肯定自己的藏品了!
不過三位專家紛紛搖頭。
陸館長道:“不太可能,如果是乾隆年間的,這300年左右的時間內,這麼大的屏風能儲存得完好無缺,經歷過戰火紛飛的動蕩歲月還依舊嶄新如故,實在太難實現了。”
吳龍也搖頭,道:“像這種黃花梨的高等木材,本身是有些油性的,年深月久,油質外洩,很容易形成皮殼,而這件屏風,皮殼很輕。”
王華道:“雖然樣式風格是明末清初的,但的確是現代仿品。”
……
三位專家你一言我一語,李凡則靜靜地聽著,不急不躁不惱不怒。
管彤暗嘆:這氣質!
談不上什麼氣質,李凡只是覺得辨別這屏風的年代實在太簡單了,就彷彿1+1=2一樣,自己知道等於2,其他人非得說等於3,那李凡就有點兒懶得和別人爭辯了,因為太簡單了,刺激不到自己。
三位專家紛紛說罷之後,現場所有目光齊齊聚在了李凡身上,攝像機各個方向向李凡聚攏。
王翔不解地看著李凡,這“不解”是因為,他頭一次見到有人會在被動的局面中,竟然能淺笑若蘭,不爭、不怒、不急、不諷,這氣度這氣質,自己從來沒見到過啊!
等著專家說完,李凡才道:“主持人,我能上臺麼?”
“當然可以,請到屏風前細細觀察,再修正你的答案。”
萬眾矚目下,李凡提足上臺,但並沒有第一時間走向屏風,他面向觀眾道:“‘歡’,這個漢字的繁體字是什麼?是‘歡’!歡樂之意!但還有個字也讀‘huan’,是‘馬+雚’的‘驩’!
‘歡’是‘歡’的繁體字,‘驩’是‘歡’的通假字。
《荀子》大略篇第七十二,有言:兄弟不得不順,夫婦不得不驩。就是這個‘驩’;
《史記》卷一零七,《魏其武安侯列傳》中有載,‘太後驩。’也是如此;
……
但在漢代、唐宋之後便基本極少用這個通假字了,到了乾隆年間而此字再興!
如果諸位是造假者,我想諸位會在屏風上刻印繁體字,而斷然不會刻印通假字!你會麼?你們會麼?即便真的刻印通假字,你們會刻印‘歡’的通假字‘驩’麼?
這種細致入微的細節,我相信造假者一定會忽略,即便造假者是大師級學者,知道這一細微之處,他也斷然不會寫這個‘驩’字,因為,造假的目的是蒙騙小白。”
眾人認真地聽著,還不太明白李凡究竟何意。
這時,但見李凡不急不慢地踱步到五米之外的屏風前,用手在屏風上刻印著的長文上一指,鏡頭便跟了過來,大螢幕上展現出長文的一小部分內容:
……道德神仙增榮益壽,福祿驩喜長樂永康……
李凡指了指這個“驩”字,“這個字就是我的依據!這應該是乾隆年間的!”
李凡話音落,眾人目光齊齊望向三位專家,而三位專家面面相覷,卻不予置評。
王翔問答:“各位老師的意見呢?”
三位專家低頭小聲議論,一時沒人回答。
“好!”
有觀眾突然一嗓子劃破了現場的安靜,他叫了聲“好”,然後激動地鼓起了巴掌。
一時間,錄制廳內掌聲四起,稱贊聲一片!
管彤聽到身後熱烈的掌聲,不禁猛回頭,李凡人氣這麼高?她又看了看舞臺上的李凡,不禁膜拜:僅憑一字斷真偽,李凡,你太厲害了!
王翔再問:“三位老師的意見呢?”
陸館長:“呃……”
吳龍:“這個……”
王華:“那什麼……我……我有個不同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