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觀眾們轉變想法就是快!
王翔問道:“那李凡,如果古代的錘真的只有這麼大,柄30c上下,這武器還有戰鬥力麼?”
“有啊,我說了,這是近身武器,短兵相接的時候,你揮舞長矛就施展不開了,但用錘的話,照您額頭來一下您就交代了,就算不打額頭,打您哪都受不了,照您後揹來一下,您直接嘩嘩吐血。”
“好像很神奇的樣子!”
李凡再道:“齊國兵馬坑中,60多匹馬埋葬得非常整齊,馬的額頭上都有一個塌陷,基本判定就是用錘這種鈍器一擊斃命,一錘下去,立即放倒。”
王翔點了點頭,面向專家席,問道:“幾位專家老師,李凡的答案是正確的麼?”
陸館長道:“恭喜李凡,完全正確!”
管彤拍手,佩服地道:“李凡,你好厲害啊!”
紅隊觀眾們暗嘆,支援李凡好了,人家李凡可是發現了國寶的人,不比咱們明白啊?這下倒好,這道題自己隊伍只得到了12分。
這都是馬後炮,雖然李凡發現了國寶,登上了《新聞聯播》,但這是孤立事件,孤木不成林,發現了一件國寶,不能在大家心中構建起李凡是“鑒定專家”的身份,因為你的專項又不在這兒。
除非,像新考據學一篇篇文章發表一樣,你多在螢幕上展現自己在古玩文物方面的卓越鑒別力,你新的人物形象才能逐漸建立起來。
紅隊第一題過後,黃隊和藍隊分別答題,黃隊的題目是個青銅器,就是持寶人聞過之後,沒有尿騷的青銅器,結果自然是贗品。
管彤突然想起了一個問題,她悄聲問道:“我看過之前的節目,怎麼這麼多人的寶貝都是祖傳的?”
李凡低聲道:“胡扯唄,有些不是好道來的!”
管彤眯著眼睛,心道:你又知道!
藍隊的第一道題,是辨別屏風的年代。
舞臺上這面老紅木屏風儲存得極好,毫無破損,綴有大量玉石,又雕刻著精美的山水佳境,並附有不知何人所作的詩文。
這面規格頗大的屏風,藍隊給出的答案是近現代手工藝品,因為品相實在太好了,正常來說歷史不會太久遠。
藍隊給出答案後,三位專家紛紛走到臺上,圍著屏風仔仔細細地觀察了起來,一圈又一圈地圍著踱步。
“老王覺得怎麼樣?”
“應該是近現代的高手製作的。”
“我覺得也是,不過這式樣和風格,和明末清初的很相像,但,我更傾向於是近現代的作品。”
“那咱們就一致決定了?”
三個人合計了一下,由故宮博物院前專家發言:“藍隊,正確!這確實是現代仿品,但即便是仿品,從材質到做工,也是價格昂貴之物,值得收藏。”
大螢幕上依次不斷地展示著屏風的細節,李凡突然目光一閃,大驚,心道:咦,不對啊!
管彤疑惑地看著李凡,“誒,怎麼了?”
李凡悄聲道:“這應該是乾隆年間的。”
“哦!”管彤舉手,道:“主持人,我們有不同意見!”
嘩,現場所有人的目光集中在了管彤身上,管彤雙手一指李凡,“是他。”
李凡錯愕地看著管彤,心道:妹子,你這性格太直了!
的確是性格直,正常來說,搞鑒定的專家基本不會互相拆臺,別說同臺了,就是私底下,你在張三專家這鑒定是正品,然後去李四專家那裡繼續鑒定,即便你這東西李四認為是假的,但若知曉有人鑒定過了,他也會不予置評。
況且,這又是同臺,又是電視節目,得保持專家學者的權威性,雖然,很多專家看走眼的事例數不勝數。
李凡這通曉人情世故的人,你不主動問他,他是不會當場反對專家意見的,有點兒情商的人都不能那麼做。
李凡可能會和專傢俬下交流,更可能良心過意不去,會找個合適的途徑告訴藏寶人真相。像管彤這麼直著來,他李凡做不到,畢竟他不是純潔無暇的璞玉,做不到直來直去有話直說的錚錚君子,那樣的話他早不知道得罪多少人了。
不過,管彤不是李凡,她8歲到如今是在美國和洋人一起長大的,即便還能說地道的華國語言,能識漢字,但已經被西化得差不多了,她可沒想到現場反對專家有什麼不合適。
有不同意見,表達就是了,哪有國人的彎彎繞繞?
王翔問道:“李凡,你有不同意見?”
被管彤這麼一推,李凡只好如實地說:“呃……我覺得啊,這屏風應該是乾隆時期的,我只是覺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