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來一個字,李凡!”
“再來個字!”
“長見識了啊。”
……
顧亞婷懷裡抱著筆記本,剛走進教室便見眾人正團團圍著李凡,她疑惑地問:“他們幹嘛呢?”
有個女生想了想,“哎,食色性也!”
這姑娘要不是對這句話理解錯誤了,要不就是古為今用了,“食色性也”出自於《孟子》,是告子所言,正常的結構應該是“食色,性也”,就是“喜歡美好的事物,乃人之本性”的意思。這句話與孔子沒關系,也與今日普遍理解的“食、色、性”沒關系。
不過不打緊,這句被曲解的話概括他們的談話太準確了,他們的確是從最初的“性”談論到了“食”,沒毛病。
顧亞婷走進室內的時候,鈴聲恰好響起,開課了。
坐到李凡的身邊,她掃了一眼李凡本子上的字型,問道:“這面好吃麼?”
“我也沒吃過啊,要不十一黃金週期間,咱倆兒抽出時間去當地吃一頓,什麼biangbiang面啊,肉夾饃啊,肉丸胡辣湯啊,吃個飽!”
說到這兒,兩個人味蕾欲開,然後都擺著手指頭算時間,再然後便都不再言語了,這個話題就此終止,這黃金周哪還有什麼多餘的時間?
片刻後,孫教授風塵僕僕地走進了教室,致歉道:“不好意思,同學們,來晚了一些!”
走到講臺處,將u盤插入裝置中,調下幕布,今天的《漢字發展簡史》一課開始了。
“同學們,我們今天這一課,首先從甲骨文開始。甲骨文,是我國王朝時期最古老的成熟文字,它記載了3000多年前華國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資訊。甲骨文的發現開闢了我國學術史的新紀元,把我國的信史提前了1000多年。
……
在座的同學們,有誰知道最早發現甲骨文的人是誰?”
孫教授目光瞥向臺下同學,他的目光率先落在了李凡的臉上或者說他的目光在開課之始便多次落在李凡的臉上)。而此時李凡的面部表情有一點點凝重,眉頭微微鎖上了一些,兩條劍眉顯得略略高挑。
這是一種疑惑的表情,也可以說是疑問的表情,因為兩種表情太過相似,孫教授明顯理解成了前一種,所以並沒有提問他,他的目光略一偏移,道:“顧亞婷,你回答一下。”
顧亞婷起身,道:“清朝光緒年間的王懿榮於1899年發現的,這個人是金石學家,他發現中藥店中所售龍骨上刻有一些很古老的看似文字的圖案,意識到這是很珍貴的文物後,於是他把所有的龍骨都買了下來,發現每片龍骨上都有相似的圖案。他確信這是一種文字,而且比較完善,應該是殷商時期的,於是甲骨文便正式被世人所知了。”
孫教授滿意地點了點頭,“說的對,請坐。1900年,王懿榮的甲骨轉歸了劉鶚所有,他的親家羅振玉得知這些甲骨來自於安陽的小屯村,於是多次派人去那裡收購甲骨。
王朝沒落,時局動蕩,小屯村村民得知甲骨有利可圖後,便開始了無數次的狂挖濫掘。他們搭蓆棚,起爐灶,爭地盤,還經常為此大打出手,直挖得小屯村‘千瘡百孔,溝壑縱橫’,他們挖出的甲骨被坐地收購的商人和洋人捲去,其中大量遺落或流失於海外。”
孫教授說到這兒,開始唉聲嘆氣扼腕痛惜起來。
“甲骨文自發現到今天才119年,經過我們華國歷代專家學者的共同努力,已經釋讀出甲骨文字1500個左右,但是還餘下近3000多個甲骨文字是沒有考釋出來的未釋字,就算釋讀出來的字中,依舊有500左右是存在很大疑問的……
華國文字博物館官網這幾天正準備發布懸賞公告,如果有團體或者個人破譯出了未釋讀的甲骨文,或者對存爭議甲骨文作出新的釋讀的,該研究成果一旦經專家委員會鑒定透過,那麼單字獎勵10萬元。”
哇!
眾人一片驚嘆。
“多少?一個字10萬?”
“太值錢了吧?”
“知識就是力量啊,有知識就能致富啊!”
……
馬強拉了李凡一下,問道:“老師說還有多少沒破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