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允大罵:“逆賊何必多言!我王允今日既然落到了你們手中,唯有一死而已!”
郭汜挺劍便刺,把王允殺死在了皇宮大門口。
關於王允的事蹟,史官有詩稱讚:
王允運機籌,奸臣董卓休;
心懷家國恨,眉鎖廟堂憂。
英氣連霄漢,忠誠貫鬥牛;
至今魂與魄,猶繞鳳凰樓。
郭汜殺了王允,還不解氣,於是就派人將王允宗族老幼,盡數收押。
郭汜本來打算全部殺了祭奠太師董卓,突然想起了興漢侯劉正當年的檄文。
於是就下令男丁為奴,女眷入軍營侍奉有功將士。
處置完王允宗族之後,李傕、和郭汜尋思著,既然已經反了,不如殺掉獻帝,自己登基做皇帝。
郭汜說:“既然走到皇宮口,不殺獻帝謀求大事,更待何時呢?”
郭汜揮動長劍,吩咐西涼鐵騎攻打皇宮。
張濟說:“萬萬不可。”
今日若是殺了獻帝,恐怕天下之人,是不會服氣的。
不如仍舊奉獻帝為主,賺得天下諸侯進入長安城。
先剪除羽翼,然後殺掉獻帝,天下就是咱們的了。
李傕、郭汜聽了張濟的話之後,認為言之有理,這才收起了殺心。
獻帝站在宣門樓上,見西涼鐵騎聚而不散,於是就問:“王允都已經死了,西涼鐵騎為什麼還不退走呢?”
李傕、郭汜說:“我們為了漢室法度,舉兵誅殺王允。”
有功於漢室,卻沒有獲得相應的賜爵,故而不敢退軍。
獻帝為了打發走西涼鐵騎,於是就問:“你們想要封什麼樣的爵位呢?”
李傕、郭汜和張濟三人各自寫職銜獻上,勒要如此官品。
張濟與樊稠交好,西涼鐵騎中人盡皆知。
於是他就替樊稠也寫了一份。
獻帝無奈,只得一一照準。
封李傕為車騎將軍、池陽侯,領司隸校尉假節鉞。
郭汜為後將軍美陽侯假節鉞,同秉朝政。
樊稠為右將軍萬年侯,領兵屯郿塢。
張濟為驃騎將軍平陽侯,領兵屯武關。
其餘西涼鐵騎等大小將領,各為校尉。
李傕等人心滿意足,然後謝恩。
西涼鐵騎退出了長安城。
本來皇甫嵩已經草草安葬了董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