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料在皇甫嵩死了之後,豪強們卻掘出了董卓的屍身,再次虐屍。
這一次,連皇甫嵩的屍首也沒有放過。
李傕為了標榜自己,於是就令追尋董卓屍首。
耗時十餘日,只獲得了一些零碎皮骨。
李傕無奈,索性就以香木雕成形體,安湊停當,大設祭祀。
為了表達對董卓的尊崇,李傕用上了王者衣冠棺槨,選擇了黃道吉日,遷葬長安城西。
下葬之後的那天晚上,天降大雷雨,平地積水,深達數尺,霹靂震開了董卓的棺槨,將屍首提出了棺外。
其實這是負責守夜的伍習在搗鬼。
伍習是伍瓊的侄子。
他受過叔父伍瓊很多恩惠。
後來伍瓊當殿被殺,伍習就開始深恨董卓了。
如今天助伍習,這才藉著雷電天氣的掩護,製造了天厭董卓的假象。
李傕只好等天氣晴朗之後,再度下葬。
當天夜晚,伍習又故伎重施。
當第三次改葬的時候,伍習乾脆下了狠手。
用猛火油把董卓的零皮碎骨,以及那香木屍身,統統化為了灰燼。
這樣一來,董卓想要入土為安,根本就不可能了。
然而伍習的惡行,卻被郭汜有所察覺。
只是伍習驍勇,郭汜才沒有聲張。
就這樣,長安城又回到了西涼鐵騎的手中。
遠在金城的韓遂,聽說李傕等人把握朝政,卻是犯起了紅眼病。
韓遂帶著八健將,又力邀馬騰,一起東進,打算李傕等人而代之。
馬騰也覺得勤王之名封侯快,於是就糾合數萬人馬,與韓遂一起屯兵陳倉。
尚書令李儒,再度用計,馬騰三戰而敗,孤身逃回了隴西。
韓遂自負智計,率領大軍繼續東進。
李儒一把火,燒得韓遂大軍崩潰了。
樊稠趁勝追擊,一直到了陳倉附近。
韓遂勢單力薄,於是就以同鄉之誼求情。
樊稠心想,要是殺了韓遂,金城郡就會成為羌人的天下。
為了給涼州漢人留下一道屏障,樊稠大義釋韓遂。
樊稠命令部將駐軍陳倉,虎視西涼。
隨後就帶著主力回到了郿塢。
恰逢李傕差人來請樊稠,邀請他參加長安城的新年大朝會。
李儒說:“李傕面善心狠,你這一去就是羊入虎口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