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急亂投醫的文武百官們,在溫德殿內跪倒,奏請獻帝——到宣平門平息動亂。
獻帝有些害怕,就問王允:“司徒大人,聽說李傕好凶,真的要去嗎?”
王允說:“陛下莫怕,有老臣陪著你。”
獻帝見王允胸有成竹,這才同意起駕。
李傕等人望見天子的車駕華蓋,就知道是獻帝駕臨。
李傕忙命令:
西涼鐵騎大禮參拜,齊呼:“萬勝!”
十萬西涼鐵騎,氣沖斗牛。
令皇宮內外,風雲色變。
獻帝倚樓而立,高聲喝問:“西涼鐵騎沒有詔命,卻敢在皇宮重地聚眾鬧事,你們到底是想要幹什麼呢?”
李傕、郭汜抬起頭,大聲向獻帝控訴說:“董太師可是百官之首,陛下的社稷功臣。”
無端被王允謀殺,事後也不經過廷尉議罪。
這太師董卓到底有沒有罪,我等一概不知。
司徒王允,好像也拿不出確鑿的證據吧?
董太師冤死奸佞王允之手,更有皇甫嵩大人一同遭致禍事。
作為董太師的屬下,我們這些人,只是想替他老人家申冤。
找司徒王允報仇雪恨,至於造反,那是子虛烏有的事情。
只要捉住了王允,西涼鐵騎就退出長安城。
王允就站在獻帝的身邊,聽到了李傕的說辭之後,情知無法善了。
王允說:“陛下,老臣本來替江山社稷著想的,可是事與願違。”
由於行事魯莽,考量不足。
這才導致了廷尉不曾定罪,太師董卓,不教而誅。
為國家埋下了禍根。
事已至此,老臣願意以死贖罪。
陛下切不可顧惜老臣,給西涼鐵騎犯上作亂的藉口,以免誤了國家。
老臣願意出去自投羅網,讓西涼鐵騎殺了洩憤。
獻帝自從有了王允,再也不用半夜三更做噩夢了,是以徘徊不忍,捨不得肱股之臣去死。
王允擺脫了獻帝的小手,從宣平門的城樓上跳了下樓去,大聲問:“你們不是要找我嗎?”
李傕、郭汜拔劍在手,叱間:“董太師犯了什麼罪呀,居然不經廷尉議定而秘密殺害呢?”
王允說:“董卓賊的罪過,彌天亙地,不可勝言!”
那日董卓老賊伏誅。
長安士民,皆相慶賀,你們難道就沒有聽說過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傕、郭汜質問:“一派胡言,太師要是真的有罪,怎麼可能不明正典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