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這其中的微言大義,從公羊高開始,一直到董仲舒為止,從未有人言明。
這難道就是儒家各派一直在追尋的公羊弱點?
想到這裡,他呼吸變得急促許多。
《春秋公羊傳》中,微言大義,究竟是什麼?
既然司匡這麼說了。
難道……
他知道?
想到這裡,孔安國雙眸熾熱,身體前傾,迫不及待地開口,“司公……”
然而,他還沒說完,就被抬手打斷了。
司匡微微拱手,沉聲道“孔兄可是想問具體內容?”
“對!”
“抱歉,現在還不行。”
“為什麼!”孔安國臉色忽然漲得通紅,脖子上也帶著紅潤的血色。
他急了!
“因為,我還沒有總結完畢。”司匡起身,對著魯縣拱手一拜,沉聲說道“吾閱讀春秋之時,有感而發,初步尋得大義二十七條。不知為何,吾隱隱約約察覺,還有一條尚未總結。”
“在徹底完成之前,匡恐誤人子弟,斷然不會講出。兄長不要問了。”
“可是……唉……”孔安國神態失落,整個人都快頹廢了。
雖然被直接拒絕,但是,他還是心有不甘。
司匡目光炯炯,聲音沉穩,“孔兄,比試當日,吾定將以微言大義二十八條,迎戰胡博士!請兄長轉告!”
目的達到了!
只要胡毋生察覺到微言大義的不足之處,比試當天,他必去!
這老頭兒為了儒家大道奮鬥了一生,沒有理由錯過這麼好的機會。
“放心吧,我一定轉告。”孔安國面色頹然,癱坐在地上,有氣無力的回答。
他仰望司匡的身影,呵呵一笑,感慨萬分。
恐怕不久之後,儒家之內,又會出現大討論了。
當年孟軻與荀況的那一戰,可是改變了整個儒家。
當世多少儒生,對沒能親眼一見感到悲痛?
雖然司匡不屬於儒家,但其企圖以公羊學說,對抗公羊,總的來看,還是儒家內部的大辯論。
若真的有二十八條微言大義……
儒家內部…至少是《春秋》學派內,絕對會發生大地震。
要變天了。
忽然,一個念頭出現在孔安國腦海中若是胡毋生在此戰中敗了……
那……那一位,會不會親臨稷下?
喜歡六朝漢臣請大家收藏:()六朝漢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