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安國回過神來,拱手,沉聲問道“司公,你既準備向胡博士發起挑戰!……敢問,可是準備好應對那一位了?”
那一位?
司匡微微一愣,不明所以。
說的是誰?
他微加思索,過了好一會兒,終於反應過來了。
這貨說得應該是董仲舒吧。
董仲舒啊……公羊學派承上啟下者……
若是在對付胡毋生的時候用了微言大義……那對付長安那個老頑固……可就真沒了手段。
微言大義出自《公羊春秋解詁》,所述內容是關於《春秋公羊傳》中文段的總結之語。
一旦自己挑明,依董仲舒的學習能力,不出一日,便可以融會貫通!
這就是公羊宗師的實力。
董仲舒本身就難纏,一旦再把微言大義掌握完全,根本就是如虎添翼!
難辦。
“唉。”司匡發自內心的重重一嘆,與孔安國對視,苦笑,“若是可能,小弟這輩子不想直面董博士。”
“司公,此事恐怕要不如願了。據安國的瞭解,胡博士與董博士經常傳遞書信。若是他將此事在信中告知,恐怕,董博士將會再次出山。”
孔安國一邊說著,一邊拿起一旁裝水的酒樽。
起身。
走到深棕色的水桶旁,給司匡重新盛了滿滿一樽清水。
他端回去,放在案几上。
跪坐,繼續說道“董博士已經四年多沒有出門了。若他為了微言大義,真的來稷下一趟,司匡二字,將會真正傳遍諸子百家,甚至會名揚朝堂,威震天下。”
他微微一頓,拱手,作揖,“望公做好準備。做好應對諸子百家的準備。”
孔安國作為孔氏一族第二繼承人,大局觀很強。
他深深明白一個道理,在一定程度上,諸子百家是可以團結起來的。
若司匡第一次授課便把公羊宗師打趴下。
那第二次又是哪家宗師?
第三次呢?
第四次呢?
那一句在“稷下學裡”宣揚百家學說,足以讓百家惶恐不安。
試問,傳承了幾百年,最後被一個無名之輩打敗。
誰受得了?
讓九泉之下的戰國諸子聽到了這種事,非得從棺材板裡爬出來不可!
因此,為了杜絕這種事情,為了維護祖宗顏面,諸子百家明面上只有一種做法——聯合!
合百家之力!
合數百名戰國諸子之力!
以百家,攻司匡。
想到這種可能性,孔安國既恐慌,又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