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再往上的宙域政府,其實像是個諸侯盟主的形象。
一般宙域政府都佔據著最為發達的一個星域,本身就是最富有最強大的地方諸侯,再有行政權力加持,各個星域政府也要一定程度上聽從命令,這就像是個諸侯盟主的樣子,但宙域政府很難直接控制每一個星域、星區。
整個結構有點像是封建制度,但又跟封建差別很大,畢竟官員任命還是從神聖泰拉政府下來的,也不存在自行繼承權力。
顧航當然不喜歡這一套,他的聯盟始終堅持著高度的集權,作為中央政府,聯盟政府對於直接控制的區域的掌控程度是很高的。
但到現在,現實因素壓在身上,好像也不得不進行一定程度的妥協了。
思索之間,顧航腦袋裡隱約也有了一些成型的想法。
正好此時,會議上有人喚他。
顧航回過神來。
他之前雖然在走神,但會議上激烈討論的東西,其實也有聽。
到了此時,人們呼喚他,那自然就是討論已經到了進行不下去的時候,需要他這個領導人來做最後的裁決了。
反正,大家的意見,也在之前的爭論之中,表露的清清楚楚了。
顧航也就沒有再猶豫糾結什麼了,直接說出了自己的意見:
“我大概明白大家的意思:加強對虧損世界的投入,儘快將這些世界建設起來,早日讓它們扭虧為盈,以短期的大量虧損換取迅速的發展,未來可以自力更生,擺脫長期虧損,乃至於盈利。”
“另一個極端是完全放棄這些世界,維持帝國常規的統治方式,委任行星總督,強行要求10%的帝國稅即可,其他的資源不再幹涉,不鬧到整個星球要毀滅的程度,聯盟不會干涉當地情況,而是由當地總督處理。”
“我也充分理解了大家的想法,不過我認為,這兩個方向其實並不完全衝突,我們可以同時執行。”
“我贊同傑森·摩根的意見,我們需要逐個區域、逐個星球,細化分析情況,從而決定具體要怎麼執行。”
“幾個區域,我們分開說吧……”
顧航開始長篇論述。
在他說話的過程之中,其他人基本上都保持了安靜,仔細的傾聽著他這位聯盟的最高統帥的意見。只有顧航開口發出詢問的時候,才有相應被點名的人開口說話。
顧航首先確定了七馬地的發展目標。
整個七馬地,都被定性為聯盟的核心區域。
不僅僅是天馬星區,剩餘的六馬,也是需要重點發展的。
這七個星區總計88個世界,1870億人口,現在就是個正收益的區域。雖然,主要的收益在聯盟的發家地天馬星區,不過,天馬星區的發展,總會達到上限的。
當然,這個上限,也不是說達到一定發展程度之後就沒得發展了。這是軟上限,達到一定的程度之後,發展的速度必然會下降。同時因為高階產業佔據了大量的人力、產量比例,星球環境所能夠承載的人口數量也會達到上限——顧航不太想建設一個神聖泰拉那樣的世界,太恐怖了。
到了這種軟上限之後,星區當然還是會繼續發展,尤其是高階、高技術產業。但是一些落後產能,肯定會往外淘汰。
七馬地就是最好的承接地區。
並且,由於之前戰爭期間這88個世界就已經處於聯盟的控制之下了,七馬框架和經共體框架全面推動到了這些世界。現在,完全轉化成聯盟體制的時機,已經成熟了。
這88個世界也是接下來聯盟要大量投資的地方。
在顧航的詢問下,聯盟總理奧賽娜·琴科女士在跟她自己的幕僚、以及多位聯盟各部高官商量了幾分鐘之後,給了顧航一個確切的答覆:未來五年,七馬地的產業經濟發展,可以維持每年10%的增速。
五年後,七馬地的總產值應當增長到3000億以上。
……
說的第二個區域,就是雲羅中心。
這將會是重點的建立聯盟統治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