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科幻靈異 > 從行星總督開始 > 第五百零一章,和平後更忙了

第五百零一章,和平後更忙了 (第1/3頁)

會議上,聯盟的諸多高階官員們還在吵來吵去。

但顧航已經神遊天外了。

龍鷹星域內的戰爭,無論怎麼說都算是大體結束了。

各個星球上可能還有綠皮殘餘;外部還有倉皇撤退的怒焰,以及他們的盟友很有可能的報復,以及就位於東方宙域北部的蛛網宙域,鐵怒石有可能在該處掀起大戰……

戰爭的陰影還在籠罩。

但不管什麼陰影、什麼綠皮殘餘,總體上來講,還是能說和平大致的降臨了。

不要指望一個橫跨四百個世界的政權內部不出現任何一點紛爭,那不現實。

別出現同時波及多個世界的危機,那就已經能說是和平了。

而在和平到來之後,顧航發現,自己以及整個聯盟,要操心的事情更多、更忙了。

在顧航看來,目前整個聯盟,出現的這種全靠兩個中心賺錢,剩下大片的世界全在虧損的狀況,本質上就是聯盟的行政能力趕不上政體規模的膨脹而導致的。

雲羅星是個比飛翼星更發達的地方,並且還不像是飛翼星一樣被定成了5級發展度,而是4級。

更富有,但要交的稅卻更少。這顯然就是之前的星域政府搞出來的東西。

過去那麼多年的積累,以及後面那三個星區作為大後方,資源相當充沛,不應該體量比才發展幾年、十幾年的七馬地高不到多少去。

實際上,雲羅中心的產值雖然高很多,但財政貢獻卻不夠高。

同樣的,那些虧損世界雖然有著很多虧損的客觀條件,但如果聯盟的行政管理能力是跟得上的話,那麼建立統治、維護統治的成本不應該有這麼高。

當然,這也不是聯盟自己的問題,顧航前面還在誇聯盟政府做得好,不至於現在就翻臉不認人,覺得他們工作拉胯。

這個問題,是廣泛存在於整個人類帝國的。

統治範圍太過於龐大了。

都先不說帝國,就聯盟這四百個世界,想要全部建立上統一的、由聯盟政府管控的集權政府,都是頗有難度的,維繫成本大幅度飆升。

要是等哪一天,聯盟的控制範圍變成了整個東方宙域的四五千個世界呢?

到時候,恐怕就不是錢的問題了。

從這個角度來講,顧航其實也是能夠理解為什麼帝國搞成這個鳥樣。

神聖泰拉可能到如今都沒有搞清楚,目前帝國的疆域裡,到底有多少個世界是在統治範疇之下的,這個數字每一天都在變動,有新納入的,有失去的,有叛亂的,有解決叛亂的……

並且,這些變動還並非只是發生在邊疆地帶。由於星界隧道的特殊性,有時候忽然在某個本來位於腹地的星系,忽然就由於發現了一個新的星界隧道,就變成了前線了。

連具體有多少個帝國世界都搞不清楚、只知道是個百萬左右的數量級。

軍事方面也是一樣,帝國勉勉強強可能知道有多少個星界軍、帝國海軍編制,但這些也都是紙面上的編制,實際情況也是搞不懂的。有權力新編星界軍、海軍的部門、機構、權貴可太多了,根本沒法統計的過來。

連這些都弄不清楚,那就更別說各個世界上的人口情況、產業情況了。

基本的資訊都搞不清楚,還統治呢?統治個錘子!

在這樣的客觀條件下,帝國當前這種自上而下的五級架構——神聖泰拉、宙域、星域、星區、行星,再加上各地方強自治的政治體制,也是無可奈何的。

在這個架構裡,獨立性最強的,就是行星總督,他們在自己的星球上,幾乎是可以為所欲為的。阻止他們這麼做的唯一原因,僅僅就只是單一星球的力量不夠強大而已。

星區首腦是個裱糊匠,略過不講;

星域元首又是個重量級的。

中間三級架構之中,地位最重的就是星域政府。獨立性特別高,可以留存帝國稅,對於麾下各星區的任命有控制權,可以調配星域內的星界軍和海軍。

每一個星域政府,都像是個實權地方諸侯。

最新小說: 退婚後,我被清冷仙君嬌寵了 修仙從地質勘探開始 葛英與興明 美漫裡的薪王 靠山:山倒不倒? 元宇宙:權力之眼 半妖少主:我帶全族來修仙 暗羽下星之彼端 殺生道果 從七俠鎮開始當神捕 楚君 穿成男主他媽我躺贏了 穿到萌獸元宇宙 吾欲昇仙 吾為道一 末日富江 我不是氪星人,我是超人 我家太太不對勁 漫威世界的腕豪 攤牌了,我就是那頭穿山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