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閣裡,秦王也與顧清漪提起新年大祭,“本王已經與父皇說了,你身體向來不好,大祭時撐不下去反而不美,父皇已經准許你不用去參加了。”
顧清漪頓時大喜,她和阿孃才剛擔心的事,秦王就無聲無息地替她解決了,若不是把她放在心底,又豈會這般事事周到?
她心中甜滋滋的,與秦王說著今日府中細事,秦王認真聽著,絲毫不覺得瑣碎不耐煩,還時不時詢問上幾句,氣氛十分和諧。
不知過了多久,芷蘭在碧紗櫥外輕聲喊了句,“王爺,王妃娘娘,該用膳了。”
閒談不知時間流逝,天色竟是暗了下來。
顧清漪整個人都胖了好幾圈,原本巴掌大的三寸金蓮更是漲成白麵饅頭,繡鞋也比以往大了一圈,秦王以前最愛她的小腳,這會兒也沒有嫌棄的意思,撿起地上的繡鞋替她穿上,扶著她從榻上下來,“慢點,別急。”
“阿孃還等著呢。”顧清漪扶著他的手當支撐,忽然想起府中還多了一個客人,微不可查地嘆了口氣,“妹妹今日才住進府裡,總不好怠慢她。”
秦王眉頭一挑,道,“本王不喜與外人用膳,日後讓她在院子裡用膳。”
這又是新添的規矩,之前與阿孃用膳時就沒這個說法,當然,阿孃算不得外人就是了。
顧清漪眉眼含笑,“好,都聽王爺的。”
周夫人與顧文茵都在大堂,顧清漪一臉歉疚,“阿孃,是我忘記時間,讓你久等了。”
周夫人搖頭,“我也才剛來,並不礙事。”
她住在福善院,距離玉京苑並不遠,至於顧文茵的含香院就更遠了,步行過來玉京苑需要兩盞茶的時間。即便如此,顧文茵已經早早地到大堂等候,此時見顧清漪出來,立馬滿臉笑容地上前攙扶住她另一隻手,“姐姐,時間不早了,您該餓了吧。”
顧清漪拍了拍她的手,一臉寬和,“我膳食不定時,倒是累你苦等。方才王爺也說了,日後讓人在含香院給你開個小廚房,你想吃什麼吩咐小廚房做就是,不必費力過來與我們用膳。”
顧文茵一聽,還以為是秦王關心她,當即就面色嬌羞地看過去,然而秦王眼裡只有顧清漪,未曾多看她一眼,她雀躍的心立馬就低落下來,後知後覺地意識到,若是不能在正院用膳,那她豈不是沒有機會接觸秦王了?
於是她連忙拒絕,“姐姐,我是來做客,哪能給您添麻煩呢,小廚房就不必開設了,我與姐姐一同用膳便是。”
這人臉皮怎麼就這麼厚呢,還給臉不要臉了。
她不要臉,秦王就直接打臉了,不留情面地把方才的話重複了一遍,“本王不喜與外人用膳。”
被當做外人的顧文茵看了一眼安之若素的周夫人,再看周圍伺候的丫鬟婆子,臉頰上似乎有一團火在熊熊燃燒,恨不得找個地縫鑽下去。
顧清漪絲毫不覺得愧疚,為了照顧顧文茵的面子她好言說道,誰讓她不領情,上趕著要打臉呢。
秦王並沒有把這個小插曲放在心上,扶著顧清漪在膳桌旁坐下,“傳膳。”
早已準備好的膳食如流水般呈上來,周夫人被奉為首座,秦王和顧清漪坐在她右手邊,顧文茵無法,只好在周夫人左手邊坐下,眼睜睜地看著秦王伺候顧清漪用膳,恨不得咬碎一口銀牙。
秦王暴戾的脾氣天下盡知,顧文茵以為顧清漪嫁入王府也不過是空有虛名,註定得不到秦王寵愛,誰知道她不知哪來的福運,剛成親就懷孕不說,甚至還得到秦王的千嬌萬寵。
顧清漪何德何能,居然得此良人!
想起記憶中那個怯弱無能的嫡姐,顧文茵心裡不平衡了,秦王既然能夠看上顧清漪,說不定也能看上她……
顧文茵心中燒著一團火,夾了一筷子菜過去,“姐姐,王爺在外頭奔波了一天,也該餓了,讓王爺用膳,我來伺候您吧。”
瞧這話說的,多識大體啊。
顧清漪看了看碗裡的芥菜,淡淡道,“我不喜歡吃芥菜。”
尋常人家在冬天是吃不到蔬菜的,但是秦王府有暖棚,能夠培育出不少其他時節才能吃到的蔬菜,因而膳桌上從來不缺少蔬菜的影子。然而顧文茵並不知道蔬菜來得容易,還以為這樣稀奇的菜色應該是顧清漪愛食的,沒想到就出師不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