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田春天種的土豆已經長到了拳頭大小,再過幾周,就可以收獲了。
她打算再種一批土豆,黃豆,洋蔥也可以再種些,到了秋季,還能再收獲一次。
抬起式的苗圃建好後,天氣冷了,還可以再在陶磚上面搭個竹架子,晚上蓋上草簾子保溫。
其實,按照易弦的最初規劃,這樣的苗圃要建兩個,並列著,中間留出五十厘米的距離作為步道,如果再在苗圃周圍搭建一個半圓形的棚子,棚頂和四周蓋上油布,步道一邊留出門,那就是一個溫室了。
但是何田心裡一算這樣需要多少油布,就絕了這個念頭。
是比建一個玻璃溫室要便宜得多,可是油布也不便宜啊。
油布是很密實的棉布,經過特殊處理,有一定防水功能,也擋風,何田野營用的帳篷、裝燻魚和食物的包,全都是用油布做的。
可是,帳篷只有兩米長,兩米寬,七十厘米高,基本就只能鑽進去睡覺,做布包用的油布更少,何田家僅剩的那塊油布,只有一個窗戶那麼大。
易弦不氣餒也不死心,“沒有油布,我們可能買點最便宜最普通的白布,拿回家自己上一層蠟,就不透風了,可是還透光,這不就成了。”
他還想了不止一種主意呢,“要是實在不行,棚頂咱們做成三角形的,就和屋頂一樣,四面牆用布做,屋頂中空,只打上四方木格,到了能結冰的時候,做些四方形的模子,倒進去水,凍成冰做的瓦,一塊一塊填在屋頂,不就和玻璃一樣?”
何田心算一下,覺得這個方法更可行,“那冰瓦的厚度得控制好,太厚了,你這屋頂得多重啊?還要下雪呢?”
一場大雪一夜之間可以在屋頂堆起半米厚的積雪,再加上冰瓦的自重,溫室的圍牆和房梁肯定要加厚,然後,清理屋頂的積雪也是個問題,要是把冰瓦敲碎了,怎麼辦?怎麼補呢?
現在,何田明白易弦給小麥造房子是為了什麼了。
這些問題都可以慢慢再討論。
當下,他們得趕快把剩下不多的溫暖陽光給利用上,把新建的苗圃種上。
出發捕魚之前,何田已經把各類種子放在盤子中發芽了,土豆苗也準備好了。
現在把出好的苗種上,再搭好架子,掛上趕鳥的風車和風鈴,苗圃的工作就暫時完成了。
他們烤上些麵包,帶上一大塊醃肉,再來一包新摘下來的黃瓜番茄,就可以出發去挖龜蛋了。
有了上次出行的經驗,這次出門前,他們又在鴨兔窩棚裡放了一個“自動處理糞便機”。機器工作的原理和餵食機一樣,就是把草料換成了草木灰,每隔一段時間傾倒在籠子底部裝糞便的盒子裡。
雖然不能均勻地把所有糞便覆蓋住,但是至少能把兔子的尿給吸收了,也能遮蓋一些臭味。
上次開啟窩棚門,臭味幾乎能把人燻暈。
易弦和何田商量後決定,等鴨子開始下蛋了,就在池塘附近再建一個鴨舍,要大,要通風,要有光,要幹淨。
至於兔子……
雖然兔兔很好吃,長得也快,成熟後繁殖也快,但是籠養兔子實在太臭了!最多留一對,其他全在冬天來臨後殺掉凍起來。
度過藤橋,進入河對岸的森林,何田易弦拉著大米,領著小麥,順著山勢向西北方向前進。
山勢越來越高,林子越來越密,也越來越冷。
到了中午,雖然太陽就在頭頂,可是還要在毛皮馬甲外再穿一件薄棉衣或是皮衣。
但這一路風景絕佳。
易弦看到從絕壁懸垂而下的瀑布,飄著綠葉的溪流山澗,池邊長滿綠苔的水潭。
“到了秋天更漂亮,”何田指指水池邊上的樹木,“這些是楓樹,霜凍之後葉子會變紅。”
易弦想象一下,碧水紅葉,幽深森林,確實很美。
午休之後又走了一個小時,就來到他們曾去過的那條何田爺爺奶奶開出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