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捕獲了近五十條鮭魚, 何田決定, 今年的捕鮭魚任務已經完成。
隔天早上,他們就返回了。
他們當然可以再繼續冒險, 可是,算一算,就算一天吃一塊魚排, 五十條魚也差不多能吃三個月了。何況他們還有不少燻鴨。
知足吧。
這趟旅程一共花了四天時間, 他們在第四天傍晚回到了家。
回到家,放眼一看,田地中的作物都生長得挺好, 就先放下一半心,再去檢查鴨子兔子,自動餵食機運轉正常,裡面放的幹糧還剩一塊, 眼看就要被投進食槽了,小動物們看起來也都精神,就是窩棚裡臭不可聞。
易弦把鴨子都放出來, 讓小麥趕著它們去池塘游泳,其實根本都不用趕, 這些鴨子憋了三四天,籠門一開, 爭先恐後跑出來,一搖一擺奔向池塘。
兔子也拎到扔爛菜葉的地裡讓它們活動活動。
隨著蔬菜的收獲量日益增多,他們在菜地附近開闢了一小塊空地, 把爛菜葉、長老的絲瓜黃瓜、有瑕疵的番茄、吃掉的胡蘿蔔水蘿蔔剩下的蘿蔔纓……全都扔在這塊地裡,何田他們幹脆在這塊地周圍釘上了幾片竹籬笆,稱為兔子圈。
地上長出野草也沒關系,反正兔子們也會吃掉。兔子在這塊小園子裡自由覓食,拉的便便和腐爛的菜葉混合在一起,幾天翻一次,到了明年春天,土地就非常肥沃了。
兩個人一個去放鴨子兔子搭理窩棚,另一個把帶回來的燻魚排開啟,一半掛在燻肉小屋裡繼續熏製,另一半放進裝鹽水的玻璃罐或者陶罐裡,密封好,放進地窖。
何田每次爬進地窖就有種滿足感,她喜歡看著地窖的木板架被各種儲備食物漸漸堆滿,有時還會提著油燈每層架子審視欣賞一遍,數數都有什麼食物,都有多少,再動手把架子上的瓶瓶罐罐擺放得更整齊些。。
但是,發現某種食物的數量不斷減少,少到危險的地步,這個時候心中就充滿了危機感。
“咱們的鹹鴨蛋只剩一罐了。”
易弦剛打掃完鴨子窩棚回來,何田像個地鼠一樣突地從地窖鑽出來,就是這麼一句。
他走過去接過油燈,把她拉上來,“那怎麼辦?”
“唉,這些鴨子都養了兩個月了,什麼時候開始下蛋啊?”何田嘆氣,隨即決定,“過幾天去挖龜蛋。”
龜蛋並不是哪裡都有。
何田說的那種軟殼龜,在火山下的山谷中最多。在湖泊周圍的沙地上,在湖心小洲上,都能看到它們的身影。每年夏天,它們會爬到沙地草叢中産卵,一窩蛋多的時候可以有近百個,少的時候也有十幾二十個。
龜蛋比鴨蛋要小近一半,外殼雪白,吃起來嘛……
“和鴨蛋一樣好吃!”何田這麼告訴易弦,“下蛋的龜也好吃。”
“你已經說過一次了。”易弦還是想象不到龜怎麼拿來吃。他從來沒吃過龜。他從前所住的城裡也沒賣龜的。
像吃螃蟹那樣整個放在蒸籠上蒸麼?鍋蓋上再壓塊石頭不讓它爬出來?用斧頭砍成塊炒來吃?
除了溫泉山谷,這附近的一個高山湖泊邊也有軟殼龜出沒。
這個湖他們其實去過。就在去火山的路上,他們去取硫磺的時候曾從那裡經過。
現在有了橋,去那裡大約也要差不多一天的時間。
不過,在去找龜蛋之前,他們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在山坡上向陽的地上,緊挨著種番茄黃瓜的菜地,他們又開了一塊地。
不過,這塊地並不用深翻,只是把燒好的陶磚運過來,一塊塊壘出一個長四米寬兩米的池子,然後用小車裝上挖水池挖出的泥土,讓大米一車一車運過去,在池子外翻過,敲碎板結的泥塊,撿出去草根石子,再和淘陶泥時濾出的富含腐殖質的泥土混合好,再鏟進池子中。
池子最初只有四十厘米高,等土填得差不多滿了,再加蓋一圈,繼續填土,如此反複了幾次,最終池子的高度接近七十厘米。
這就是一個抬起式的苗圃了。
有了這個高度,當第一次霜降來臨,池子中的作物根系就不會像其他種在地裡的植物那樣被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