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蕙瑩最終沒能在出嫁前找到盤問宋早的機會, 但逃過一劫的宋早並沒有過得很輕松。
劉禦醫再次上門問診後,他終於宣佈宋早宋縣君身體痊癒, 再無大礙了。
林陽公主早就摩拳擦掌地等著這一天的到來。
在劉禦醫走後的第二天一大早,天還黑著, 林陽公主就沖到宋早房中把女兒從被窩裡抓起來, 一番揉撚抹擦之後, 帶著還在揉眼睛的女兒神采熠熠地登上了馬車。
“娘, 我們這是要去哪啊?”坐在馬車上,宋早一個勁地打哈欠。
“你給我坐好!”林陽公主一聲斷喝, 登時把宋早剩下的瞌睡蟲全嚇跑了。
她看林陽公主一身華服嚴妝, 竟還梳上了高髻,以為她有什麼重大活動忘了通知自己, 趕緊檢查了一下自己的著裝, 問道:“娘, 您是要去見什麼重要人物嗎?”
林陽公主咳了一聲, 有點不自在地道:“易夫人家的梅花開了,娘帶你去賞梅。”
易夫人?那是誰?
宋早想了好半天才想起來:這位易夫人早年喪夫無子, 獨自寡居在城南的大宅子,她家裡養著一個極好的花匠,因而,一年四季易夫人家的宅子都鮮花不斷。因為夫家和孃家身份都高, 她日子過得極為自在,閑極無聊,她最喜歡——
“娘你要帶我去相親!!!!!”
宋早終於想起來這易夫人的愛好了:她平時最愛在她的宅子裡舉辦花會, 邀請年輕的京城貴胄參加,美其名曰遊園,其實就是舉辦公園相親會。
林陽公主以為宋早沒辦法接受,正發愁怎麼勸她,卻見宋早滿臉興奮之色:“那易夫人家的早梅開了?我這輩子終於有機會看到活的梅花了!”
別怪宋早如此大驚小怪,實在她上下兩輩子都是地地道道的北方人,從沒去過南方見到過真正的梅花,才一聽林陽公主說起,就激動得不得了。
至於公主府那養了四五年都沒開出一朵小花苞的梅園,則被宋早忽略了個徹底。
林陽公主:“……”這沒心沒肺的閨女可真愁人!
宋早一清醒,還在養病的那幾天,林陽公主就想到了她年齡問題:像她這個年紀的女孩子,有出嫁的早的,孩子都生了兩個。就是晚得像傅蕙瑩那樣,人家也是早早訂了親,因為父母疼愛,才留到了將將十八,但前些天也嫁出去了!
就是她這個女兒,先前好著的時候,提親的人也是踏破了門檻,她左挑右挑總有不中意,想著女兒年紀小,還能多挑兩年,也沒有怎麼著急。只是,誰能想到會出這樣的變故呢?這下可好,要麼不醒,要醒就將要錯過花期,愁啊!
從宋早醒來,林陽公主就往外透了話,說要為女兒相看。這些天不是沒有人試探,但來的那些人……林陽公主想想心口就疼。
林陽公主也是憋了一口氣,覺得女兒定是沒有在京城貴女中有足夠的亮相機會,才被人如此看扁,但她翻遍了家裡邀宴的帖子,日期最近的就只有易夫人的賞梅花會。只好死馬當活馬醫,先把女兒多拉出來遛遛再說。
林陽公主想著自己的心事,一邊在旁邊打量著宋早:養了好些天,女兒的臉上不光多了些肉,眼中的神彩也說明瞭,她再不是外界傳言的那個傻姑娘。而且看她姑娘長得多漂亮多齊整啊,誰家的女孩兒比得上她的閨女!
林陽公主想著想著,又生出了無限的自信。
宋早看她孃的心情似乎好了不少,不由鬆了口氣:她其實對嫁不嫁人無所謂的,只是她娘一旦不高興了,她也只能夾緊尾巴過日子,那可太難受了!
易夫人在城南的宅子足有小二畝,正門處直接臨街,她令下人卸了正門的門檻。這一回林陽公主的馬車長驅直入,直接進到了宅子裡才停下。
由於林陽公主覺得男男女女的參加這種遊園會活像把貨物拉出來賣,太掉份,宋早一直沒來過易夫人這間鼎鼎有名的大宅。
進了門,一名美婦人領著兩名青衣小婢向林陽公主行了禮,口稱:“民婦易氏見過公主。”又禮貌性地稱贊了宋早,後道:“公主請與小婦人到暖閣一敘。”卻未邀請宋早。
林陽公主知道易夫人這裡的規矩,明白這是讓女兒先單獨去梅園見見人,倒也不懼,給她留下丁香,叮囑了她兩句,便隨著易夫人離開了。
宋早領著丁香和荷花,跟著引路的小婢進了梅園,發現已有不少人都到了此地。她粗粗看過幾眼,鬱悶地發現這些人都是十四五的小姑娘小少年,她沒幾個認識的。縱有一兩個面熟的,也是她那一波閨蜜們的小妹妹小弟弟,宋早在京裡活躍時,這波小家夥都還跟在她們身後要糖吃呢。
數年未出,京中社交界已改換了另一幅天地,她宋早竟已是“老”了。
好在宋早是個心寬之人,一時感懷之後,心道,這次她娘恐怕是要鎩羽而歸了。與認識的人打過招呼,宋早索性將注意力投注到那一樹一樹的紅花白蕊上,開始真正賞梅。
林陽公主那一頭卻比女兒順利多了。
她出身帝王之家,卻沒有多少帝女驕衿之氣,由於生性喜好熱鬧,她跟很多貴婦關系都不錯。在女兒出事之前,她的公主府也是四時宴飲不斷的。
因而,剛一入席,林陽公主就融入到了眾人之中說說笑笑。
貴婦群中,以林陽公主為核心,立時聚攏了一圈人。聊了一圈後,林陽公主感到了乏味和焦燥:這些人來跟她說話,大部分是看在她是皇帝的嫡親姑母,跟太後關系不錯的份上才來的,而不是來跟她打聽她女兒的——這可與她來此赴宴的初衷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