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嘛,小穆教過你高中物競。”任教授桃李遍天下,他學生的學生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穆老師教的非常好,我也沒花費額外的精力,就拿到了CPhO金牌。哦對了,祖師爺,我這枚物競金牌是金牌裡的第一。”沈奇簡要介紹了自己曾經在物理方面取得的小成績。
“什麼祖師爺?搞的江湖氣這麼重,這裡是大學不是堂口,叫我任老師。”有這麼層關係,任教授對沈奇親近了幾分。
從燕大的輩分來說,沈奇、穆蓉都是任教授的學生,他倆是師弟、師姐的關係。
從南港二中的輩分來看,穆蓉是沈奇的老師,要高出一輩。
總而言之這關係傻傻分不清楚,現在是燕大場景,沈奇稱任教授為任老師:“任老師,我從小就對物理學十分感興趣,否則也不會去參加CPhO。很可惜啊,因為高中畢業了,我沒能去參加IPhO,抱憾終生。”
“好,好,感興趣就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任教授欣慰的說到。
“請問任老師,如果我想拿到物理第二學位,該怎麼操作?”沈奇虛心請教。
“很簡單,你把物院相關專業的學分修滿就行了。”任教授理所當然的說到。
“但很有可能,我在燕大隻剩下一年時間。”沈奇簡單說了說出國留學的計劃。
“那就用一年時間,修完全部學分。”任教授還是這句話。
“咱們物院不存在學位論文答辯制度?”沈奇問到。
任教授豎起兩根手指:“兩年。”
“兩年?”
“本科至少讀兩年,專業課平均分90分以上,可以申請學位論文答辯。這是物院的規定。”
“哦,知道了。”沈奇心說還是大數院牛逼,我大一就透過了數學學士學位答辯。
交流了不到十分鐘,大物課繼續進行。
沈奇琢磨著,按照物院的規定,只用接下來一年時間拿到物理學士學位是很困難的。
就算到了大二下,沈奇的物理專業課平均分在90以上,這時放暑假了。
大三開學,申請物理學士論文答辯,一切順利的話,大三上拿到物理學士學位證書。
美國的研究生入學一般分春季和秋季,春季1月,秋季9月。
所以最大的敵人是時間。
如果時間來不及,沈奇只能放棄物理第二學位,他是與時間賽跑的男人。
要修滿物理專業的學分,大學物理這門課程不算數,燕大物理專業的學生不學大物,正如數學專業的學生不學高數。
以燕大物院物理學專業為例,他們的專業必修課是《高等數學》、《線性代數》、《力學》、《電磁學》、《熱學》、《現代光學基礎》、《數學物理方法》、《電動力學》、《熱力學與統計物理》、《現代量子力學》、《固體物理學》……等等。
“到了大三參加答辯,不如用一年時間把物理學的全部學分修完,對我來說這是最合適的方法。”
任教授的大學物理課結束後,沈奇作出決定。
“不要把自己逼的這麼緊。”歐葉表示心疼,她說到:“晚一年出去也沒什麼的。”
“時間不等人啊歐葉,我們馬上就二十歲了,並沒有作出任何光宗耀祖的成就,我整宿整宿的睡不著覺,非常焦慮。寫幾篇論文不算什麼,跟真正的科研成果相去甚遠。”沈奇撫著額頭說到,憂心忡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