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科技發展,特別是最前沿的技術突破,向來和金錢或者政策不是那種強相關性。
而是弱相關性。”
“是的,朱教授您這話說的太有道理了。
這些年燕京、申海、鵬城這些地方搞了多少關於促進高精尖產業投資,以及推進製造業高階綠色智慧化發展的相關政策配套。
還有什麼未來產業高地,圍繞vr和6g的產業叢集啥的。
一套又一套。
結果為什麼姑蘇成了產業高地,成了產業叢集?
甚至姑蘇的gdp要追上申海了。
不管是新能源、生物醫藥還是人工智慧還是後面的vr,大量的高精尖崗位都集中在姑蘇。
姑蘇在政策優勢上能跟申海這些地方比嗎?
換做是之前我也不信,但是這家企業還是有光子晶片領域研發歷史,而且有很長的歷史。
加上連虛擬世界都出來了,光子晶片好像也沒那麼玄幻。
這畢竟也是一個有著很多年時間積累的行業。”
“我沒有完全否定這種可能性。
只是說需要謹慎而已。”
“感謝朱教授,我們後續可能還是要多請一些相關領域的專家來調研,才能得到更加準確的結果。”
此時另外一位基金經理接話道:“我倒是不覺得他們會說謊。
畢竟也是上市公司,雖然這些年一直在虧損,但是好歹有大基金持股。
他們只是有可能誇大了部分事實。
適配所有場景,這個可能會有水分存在。
另外我們不需要找專家,找同行業其他上市公司的人問一下就清楚了。”
不管在什麼時代什麼行業,同行永遠是冤家。
“朱教授,我們還想請教您一個問題,那就是復刻生物光伏技術有可能嗎?
比如購買相關產品,然後對具體技術進行逆向破解。”
“我就問你一個問題,科創生物十年前的腦機連線技術,現在有其他廠商破解了嗎?”
“沒有。
但是這不是因為我們破解不了,而是因為有技術專利。
科創生物的解決方案是最好的技術路線。
想繞開對方技術方案的嘗試都沒辦法達到他們的效果。”
“那科創生物的鋰金屬正極材料呢?
你們破解了沒?
也是十年前的技術。”
“那個屬於是材料精度達不到。”
“就這些技術我覺得是屬於藍星之前有技術積累,而且在我們的理解範疇內。
我們花了十年時間尚且沒有逆向破解。
像生物光伏技術這種,只有內行人才聽過的技術路線,又憑什麼覺得能夠逆向破解呢?
從我的認識出發,我從來沒有想過能夠在十年內實現可商用的生物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