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微小的孢子也缺乏抗性,容易被簡單的消殺手段覆滅,比如最簡單的醋酸就可以。
而且孢子太小內部儲存的資訊就不可能有什麼冗餘,在遭到輻射後,甚至是自然繁殖的分裂後,資訊都會缺損或錯誤,這就是絕對無法避免的熵增。
孢子是以彼此為冗餘對抗熵增的,當數量少到一定程度後,孢子就很難傳遞足夠正確的資訊,不足以發展成更高階的蟲群。
所以儘管還有孢子殘存,並且也能夠確認正在緩緩的適應環境,後面很可能重新發育繁殖。
但到了那個時候,這些孢子就將變成六絃星的生物之一,不再是周文明的蟲群組成部分。
大炮說道:「現在孢子還能反饋一些資訊,但是越來越弱了,最多四天後孢子的變異就會超出蟲群的範疇,我就會失去對孢子的控制。」
流星詢問道:「反饋到的資訊中有什麼價值嗎?我和六絃星周旋到現在對他們的情況還是流於表面。」
大炮回答道:「資訊不太多,只知道六絃星的生態環境非常好,生命格外繁盛,不過沒有發現城市這樣的環境。」
戰錘突然說道:「資訊太少,無用。」
大炮自己也說:「的確是太少了,而且就算是有城市,面積那麼小,遇不到也很正常。」….
他繼續說道:「六絃星的應對太緊密了,到目前來看已經堵死我們取巧的路子。這個恆星系也太乾淨了,沒有巨型氣態行星,也沒有密集的小行星帶。」
「等到頂在前面的假基地***掉,接下來連游擊戰都沒得玩,只能和他們正面硬拼了。」
流星樂觀的笑了起來:「沒關係,不就是硬拼生產量嘛,只要資源能跟上,我們的蟲群不會怵的。」
戰錘說道:「人工智慧,效率很高。」
頓了一頓,戰錘緩緩說出一個名次:「質量戰爭。」
當戰爭的雙方都具有強大的生產能力,補充兵力的速度又都是極快的時候,就會打成拼後勤的狀態,因為前線能夠填充的兵力其實總是有限的。
但在太空中又有不同,極度寬廣的空間是戰場,兵力的投入幾乎是無限的,這時候比拼的就是各自佔據的物質質量多寡,將這些物質變成戰力投送到戰場速率了。
這時候雙方的科技水平沒有代差,因此什麼武器資料、能量效率都不再是最關鍵的資料了,質量,投送到星空上的質量就是一切的基礎。
這就是戰錘所說的質量戰爭,與藍星上所說的高科技戰爭完全不是一回事。
流星沉默了一會,說道:「算了,我們再沉默幾天,積累蟲群數量,等待後續物資,然後正式發動戰爭,順便接應我們第二批援兵。」
戰錘:「好,我打頭。」
大炮:「同意。」
這個頻道是降臨者專用的,也是前線決策會,所以作戰計劃提出後,他們三個人沒有異議就可以執行了,而頻道也隨之平靜了下來。
作為弱勢
的入侵者,周文明要面對的是一個強勢文明的掃蕩,為了爭取時間,迅速積累實力,所有人都有一大攤子事情要做。
此時的六絃星前線,周文明並沒有掌握勝利的優勢,沒有餘遐去聊天和調節情緒,再加上戰錘這個沉默寡言的大佬鎮壓,因此顯得相當沉默。
一群又一群的蟲群從矮行星升空進入高空軌道,然後陷入休眠狀態,停止了一切活動,這樣蟲群就不會對外輻射熱量和電磁波。
在太空級別的戰略偵查中,只要自身不主動散發能量,就足以隱身了。
不要看矮行星的高空軌道上已經盤踞著上萬只蟲子,這些俗稱棒棒糖的騎士蟲都是長度四百五十米的大傢伙,但從六絃星的方向看過來,這些蟲子根本就看不到。
無他,蟲子個頭太小,蟲子數量也太少。
甚至矮行星上高度達兩三公里,佔地面積數百平方公里的母巢也是一樣的,渺小到根本看不到。
真正會暴露自身的只有熱輻射和電磁輻射,流星從一開始就小心翼翼的處理,利用地下海的冷卻防止熱輻射,利用覆蓋了矮行星地殼的菌毯隔絕電磁輻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