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波物質衝過六絃星的時候,遭到了數十萬道高能粒子的射擊,但損失並不大,關鍵還是速度。
第三波物資抵達前,六絃星的戰艦群大規模出動了,它們排列成整齊的佇列,開啟了電磁護盾,在計算好的時間爆發全部的火力迎擊物資流。
這一次的物資和蟲群完全被攔截下來,但周文明絕對沒有虧,因為兩百萬噸物資擊毀了兩千多艘戰艦,這些戰艦中最小的質量也在百萬噸級以上。
戰艦群調整了佇列,並將戰損的戰艦殘骸擋在前面,嘗試阻攔了第四波物資,最終依然損失了一千兩百多艘戰艦。
這完全是拿戰艦堵炮口的行為,戰損比落差高達三個數量級,於是戰艦群撤退了,只留下了三千多艘戰艦殘骸堵塞航道。
這些殘骸在第五和第六波物資流中阻攔了大約四分之一的物資,蟲群損失更加嚴重一些,達到了一半的程度。
但這些損耗並不是白白浪費了,它們重新清掃了航道,為戰錘、大炮,以及四十位化身的抵達創造了條件。
智慧的最大價值在於隨機應變,和純粹的物資蟲群不同,戰錘、大炮和化身們在掠過六絃星的時候向這顆嚴密保護下的行星投放了蟲群。
因為投放的太過突然,戰艦群和星環上的武裝反應不及時,六千多隻蟲子中只有數百隻遭到了火力攔截。
但是這些蟲子並沒有能夠順利抵達行星地表,它們的速度太快了,絕大部分都在大氣層中被燃燒殆盡。
少數受到陣型保護的蟲子抵達了地面,但也如同流星一樣在地面上砸出來一個個隕坑,自身更是死的渣都不剩。
戰錘他們投放蟲子目的並不是投放兵力,蟲群沒有任何兵種能夠在每秒一千公里的速度下活著降臨行星,它們其實只是運載工具,保證藏在體內的孢子能夠進入大氣層而已。
戰爭的一條基本原則是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戰錘無法接受在不知道對方底細的情況下,盲目的進行戰爭,這才有了這次投放行動。
孢子會利用六絃星的有機物質,重新組成偵查型的蟲子,對艦隊嚴密保護下的星球進行偵查,並嘗試將資訊傳遞出來。
這一次投送的孢子並不能演變成戰鬥和破壞兵種,因為戰錘認為情報第一,得到了行星情報後,自然可以安排更加精準的投送計劃,持續不斷的輸送戰力進入行星作戰。
戰錘他們帶來了上百個蟲繭伺服器,隨機的投放到了這個恆星系中,保證了精神之海的聯通,避免出現因為最後一個的完好蟲繭伺服器出現故障,導致流星和大部隊失聯的情況。
兩位降臨者支援到達,人手頓時寬裕起來,各方面的建造工作迅速展開,蟲群的擴充套件速度驟然提升十倍不止。
尤其是大炮,作為工業組的降臨者,他最擅長的就是軍事工業建設和攻擊性武器的生產。….
在大炮的主持下,礦產、冶煉、化工三大基礎工業快速展開,經過冶煉的金屬資源和大規模化工產品產出,使得母巢生產方式再次改變,節約了大量工序,生產蟲子的速度暴增一百多倍。
幾天後,隨著基礎工業體系完備,軍事工業的生產也展開,大批的自動化防禦武器開始武裝主基地矮行星。
假基地和分基地也沒有落下,這些大大小小的天體上佈滿了防禦武器,一個個都在迅速的向火刺蝟轉變。
……
周文明快速擴張的時候,六絃星也沒有閒著,無法計數的偵查機和偵查衛星被放飛,展開了地毯式的搜查。
一支三百艘戰艦組成的艦隊,順著七波物資流的軌跡追蹤偵查,沿途不斷釋放更多的偵查飛機。
充沛的兵力讓六絃星能夠雙管齊下,展開全方位
的偵查,周文明隱藏不了多久了。
大炮突然在頻道里說道:「想不到,六絃星看起來特別執拗,但應對局勢變化的動作竟然滴水不漏,沒有給我們任何機會。」
戰錘問道:「孢子行動?」
大炮回答道:「是,失敗了百分之九十九了,勉勉強強能回饋一點資訊。」
「六絃星竟然在我們的蟲流星軌跡上進行大範圍的消殺,除了極少數的孢子,竟然被他們給全滅了,白瞎了老子一番辛苦。」
孢子的單個個體極小,這是它的優勢,但也是劣勢。
個頭極小就很容易滲透入侵,在不知不覺中就把敵人拖入死亡的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