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去看看。”
眾人出了村,往村後的山上望去。
綠油油的山坡上點綴著星星點點的小白點。
在綠草如茵的山坡上格外的顯眼。
“有多少啊?”
“回大人,有五十隻。”
“這些雞鴨鵝,還有羊,你們從哪裡弄來的?”
李真很好奇。
這些逃難來的人,基本都是身無長物,怎麼有錢買這些東西?
“是縣令大人給我們的。雞鴨鵝給的是卵,每個村子都分了些。這羊麼,是從當地村裡賒來的。一個多月的時間,就有了現在的這些。”
村正是個四十多歲的漢子,對生活充滿了信心。
“嗯,好啊。”
看著這些自發性的生產,李真心裡感慨,果然是隻要勤勞就餓不死人。
他接連走訪了幾個村莊,情況基本相同。
返回上庸,李真走進了縣衙。
有衙役攔住李真一行。
得知是知州老爺來了,衙役腿都軟了。
趕緊通稟。
很快,一個滿頭灰白的中年人迎了出來。
此人正是上庸縣令陸宜。
多年在縣令的位置上沒有升遷。
“陸縣令,移民安排的如何?”
“知州大人,我剛從下邊回來,一切都好。”
“今年冬季的口糧從哪裡來啊?”
李真覺得陸宜能想到給這些移民安排養殖專案,應該有所考慮。
陸宜略作沉吟說道:“回大人,我縣有移民三千戶,近兩萬人口,移民還在陸續進入,預計還要進入兩千戶,這麼多人口,所需口糧是巨大的,僅憑本縣是沒有能力解決的。”
“嗯。”
李真點點頭,陸宜說的是實情。別說他們上庸縣,就是房州都解決不了。
到現在為止,整個房州進入移民兩萬戶,近八萬人口。
襄陽已轉運來五萬石糧食,這也只是解了燃眉之急。
現在移民人口已經超過了本地人口。
房州的承載能力有限,不能再多了。
返回房陵。
李真立即給襄陽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