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歹走了幾十裡地,引薦之勞自當感謝,何況往後還有不少事,需得麻煩到他。
里正老根有些不好意思,但架不住陳魚的熱情,只好接下。
心中更多是羨慕!
一想到常四爺放光的眼睛,以及叮噹作響一籮筐銅錢時,別提多眼饞了。
說來也怪,往日裡陳家小子憨厚老實,寡言少語,沒看出來多聰明,怎地突然之間這般靈透?
對了,回來的路上,許二好像提到過。
小魚兒在山裡迷了路,遇到過一位白鬚白髮的老者指路。
那想象聽起來,特別像是——山神!
小魚兒定是得了山神點化,否則,別無解釋。
唉!
里正一邊羨慕,一邊感慨,自家兒子怎麼就沒這運氣呢?
不想那麼多了,回家煮羊肉去。
自打遭了災,都快不記得肉滋味了,早已饞蟲大動。
……
目送里正老根心滿意足地離開,陳魚立即開始翻騰卸下來的貨物。
家裡三個女眷都有些難以置信,恍若夢中。
就那兩筐豆腐、豆芽,竟然賣出了那樣的天價。
大米、白麵,現在普通人家壓根買不起的東西,更何況肉食。
那些不起眼的豆子,就那麼一搗鼓,就能這麼值錢?
蓉娘為此唸叨了許久,看著父親拉回來的一車豆子,彷彿是一座金山一樣。
“別看了,先來幫忙,今天吃頓好的。”
“阿兄,今天煮什麼?”
“別多問,待會就知道了。”
難得見葷腥,陳魚迫不及待想要給家人露一手。
在大唐,作為重要生產力的耕牛絕不能輕易宰殺,否則官府是要問罪的。
牛肉絕對難得一見,至於後世常見的豬肉,因為品種之故,有腥臊氣味,並非主流。
用蘇東坡的話說: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
故而大唐主要肉食是羊肉,腥羶味難免,買了些許遮掩氣味的香料比羊肉還貴,許二叔不免肉痛。
陳魚沒有采用這個時代常用的蒸煮,而是將羊肉切成薄片。
磚石泥巴壘成一個簡易火爐,放置銅鍋,在沸水裡加上花椒、茴香、茱萸等調料。
寒冬臘月,來上一頓涮羊肉絕對是莫大的享受。
家裡人自然驚奇,卻也已經見怪不怪了,跟著陳魚一起圍爐涮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