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光壓發動機的起降測試實驗,國內外輿論絕大多數都是驚訝和讚歎,但也有不少的國際媒體,從清奇的角度入手談到了其他的問題。
比如,有一種說法是,製造強光源會加速全球變暖。
“光壓發動機製造的強光源和太陽光類似,是純粹的光能。”
“每一年太陽輻射到地球的光能總值是穩定的,光壓發動機則會釋放額外的光能,會直接導致全球加速變動。”
“這可能會對於地球環境,造成毀滅性的影響。”
“航天飛船工業公司並沒有考慮這一點。”
“國際環保組織應該站出來進行詳細的調查,並限制光壓發動機啟動時的熱量排放指標……”
這種說法是有一定邏輯的,因為光壓發動機確實製造出了強光源,一定程度上確實可以加速全球變暖。
但問題就在於,發動機釋放出是純粹的光能,並不牽扯到溫室氣體排放,也就沒有後續影響。
另外,光壓發動機的效能非常高,開啟時釋放熱量的總功率,也只相當於幾艘載重百噸以上的大型火箭。
整體來計算,光壓發動機開啟時對於全球變暖的影響,甚至趕不上一座小型火力發電站(火力發電站會排放溫室氣體)。
另外一種令人摸不到頭腦的說法是,光壓發動機的中心會製造出類似於太陽核心的環境。
正因為如此,發動機才能夠製造出大量純淨光源。
“如果再提升功率就可能製造出吸收物質的黑洞,周圍一切都會向光壓發動機的中心塌陷。”
“地球,就有了毀滅危機……”
這種說法讓學者們只是看了一下而已,但卻獲得了不少普通人的支援,還有的國家出現了集會抗議,喊口號呼籲暫停光壓發動機的研發。
那當然沒有意義。
類似角度清奇的說法都來自於國際大媒體。
於此同時。
阿邁瑞肯的決策層是最為焦急的,光壓發動機的測試成功讓他們感到焦慮,主要影響的還是太空領域的競爭。
太空領域的競爭,阿邁瑞肯一直都很有優勢。
比如,他們擁有最為完善的空間監測體系,依靠的就是發射到太空中的大量衛星。
據統計,阿邁瑞肯擁有5277顆衛星,其中大部分都是商業和軍事用途的衛星,也包括著名的GPS導航衛星。
他們還在繼續大規模的發射衛星,希望構建更加廣闊衛星網路的同時,也進一步的搶佔太空資源。
這個計劃一直在進行中,結果卻遭受到了跨維度的打擊。
種花家直接造了個超級大塊頭,直徑高達一百二十米,重量粗略估計也超過一萬噸,甚至可能達到了幾萬噸,用的還是根本不敢想象的光壓發動機技術。
這種能夠實現能源自己自足的大塊頭,放在太空中根本沒有任何對手,發射再多的衛星,搶佔再多的資源也沒有意義。
到時候,對方有能力開啟太空戰!
怎麼應對?
阿邁瑞肯決策層連續召開了好幾次會議,都是討論相關的議題,“光壓發動機的研究很順利,能飛起來也就證明距離高空飛行不遠了。”
“如果實現了高空飛行,那麼距離太空飛行就不遠了……”
“去針對光壓發動機,或者未來可能的超大規模航天飛船,只能採用近地擊毀的手段。”
“這種擁有近乎無限能源的飛船,一定會裝配防護武器,若是到了太空上就無法擊毀了……”
其他人都對此明確的點頭。
最高階的導彈能對於太空中的衛星形成直接威脅,但針對的是不能變換軌跡的衛星,導彈飛到太空中的時候,速度就會變得非常慢,已經沒有什麼穿透力可言,精準度也很低,若是航天飛船擁有武器系統,能想到無數種辦法應對地面導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