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壓發動機的起降測試是下午進行的。
同一時間,阿邁瑞肯是黎明前的夜晚,歐洲已經到了清晨時分。
不管是阿邁瑞肯,還是歐洲方面,都透過各型別的的衛星,拍攝到了很多實驗測試的照片,還透過衛星視角觀看了發動機起降測試實驗的後半程。
以衛星的視角看光壓發動機的起降過程,受到太陽光反射以及發動機下方強烈光源的影響,導致身處在空中的灰白色發動機變得十分模糊,大致只能看到一個輪廓。
最明顯的還是下面一道強光柱。
衛星中心的人員從強光柱就能確定,發動機使用的就是‘光壓推力’,“你們來看看熱感資料,那個大塊頭下方測定到了超過6500攝氏度的高熱。”
“溫度這麼高?”
“這不高吧?我看過一些報道,說要製造5萬攝氏度以上高溫,才能夠產生足夠大的推力……”
“6500攝氏度也很高了!”
“不要看什麼報道,他們又不是研究發動機的,現在的才是真實的。”
其他人都沉默了。
雖然不是報道中說的幾萬攝氏度,但超過六千五百攝氏度也非常驚人了。
6500攝氏度是什麼概念?
太陽表面的溫度也不過只有五千攝氏度。
在一階材料出現前,公認熔點最高的是物質是鉿合金,分子為Ta4HfC5,熔點溫度為4215攝氏度。
換句話說,五千攝氏度可以融化所有物質。
僅僅溫度一項資料,就能知道光壓發動機的科技含量究竟有多麼驚人了,甚至讓衛星中心的人員都感到絕望。
他們帶著震驚,討論著,“我感覺以後科技還是要看種花家,其他國家都不行了,遠遠比不上。”
“是啊,根本沒有希望。”
“阿邁瑞肯總說趕超、趕超,那個新決策人還說要彎道超車,最初說研究什麼反物質技術,結果證明根本不存在,太好笑了。”
“比不了啊比不了,科技水平差太多了,就現在看到這個大傢伙……誰能研究出來?這就是外星科技呀!”
“好像根本不是地球能做到的……”
“再過100年都不行!”
“別說那麼多了,還是把資訊上報吧,這才是我們的工作。”
……
阿邁瑞肯的一號決策人是早上知道的訊息,他才剛睜開眼睛就聽到說‘光壓發動機完成了起降測試’。
一號決策人一時間有點兒發懵,“什麼發動機?什麼測試?”
“光壓發動機!種花家、航天飛船工業公司那個研究……”
一號決策人呆愣了好半天,才終於反應過來,他驚訝的張著嘴,問道,“今天是愚人節嗎?”
“我說的是真的。”
“我想,今天您的工作就是它了……”
一號決策人依舊認為是個玩笑,因為在他的心裡,所謂的‘光壓發動機’專案就是未來科技的研發。
這種未來科技的研發專案,就像幾十年前的核聚變研究,即便是開啟了專案並進行了投入,所有人也知道,只是進行積累技術而已,並不是真的要製造出可控核聚變。
現在竟然說光壓發動機完成了起降測試?
這根本不可能!
一號決策人的內心一直都非常堅定,直到他看到了衛星圖片,還有好幾個機構發來的資料情報資訊。
“這竟然是真的!”
他還沒來得及做什麼,就接到了來自其他國家決策人的電話,通話內容自然和光壓發動機有關。
每一個決策層人員的反應都差不多,最開始是不相信,後來相信了就非常震驚,然後就不得不處理相關的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