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到那裡可以做很多實驗。
於此同時,湮滅粒子實驗也取得了一系列的進展,他們連續不斷的進行實驗,可以說中途沒有任何的停歇。
每個參與研究的人都是動力十足,也讓實驗組展現出了非常高的工作效率。
其他的實驗組,一個小型的研究都可以進行幾年時間,持續很久準備一項實驗,能有一點點的小發現,都已經算得上成功了。
湮滅粒子實驗則是一週進行兩次實驗,每一次實驗都提供了大量的資料,後續還快速完成了分析,期間還有各種各樣的小發現。
王浩的專案向來如此。
他個人的工作效率非常高,帶隊做研究花費的時間很少,先期的研究都沒有多長時間,參與的人員也都很有壓力,他們後續只是做重複性的實驗,中途變化一下數值,實驗後做資料記錄。
這樣的研究再拖後就沒有辦法交代了。
壓力,就是動力。
工作效率高帶來的好處就是,實驗資料不斷的快速積累,讓湮滅粒子現象有了更多的資料支援,為後續的技術研究、應用,提供了非常有力的基礎。
在返回西海的路上,王浩又聽到了一個好訊息,湮滅力場實驗組的磁化發電技術專案研究有了突破。
然後他決定改變行程,“先不回去了,去湮滅力場實驗組。”
“去實驗組?”
“為什麼?”
研究組幾個人都有些疑惑。
王浩簡單解釋了一下。
保羅菲爾瓊斯頓時表示不感興趣,“只是一個發電技術,即便和湮滅力場有關,類似的發現太多了。”
他補充一句,“我只關心光壓發動機。”
“保羅,你可以先回去,我還是要去看看。”王浩不在意的說了一句,隨後看向丁志強道,“小丁,你跟我一起去吧,其他人都先回去吧。”
丁志強頓時苦了臉。
他本來想著連續工作了很久,還跟著王浩到處奔波,準備回西華大學‘修養’一段時間。
結果到半路又要‘出差’了。
王浩對丁志強解釋道,“你也跟我一起去看看。這個全新的發電方式非常重要,我們研究湮滅粒子技術,肯定要把製造的純淨光能轉化為電能。”
“普通光電轉化,比如,太陽能電池技術,轉化效率很高,但上限太低,無法承受幾百、幾千攝氏度高溫。”
“蒸汽發電轉化效率也不低,但發電過程太複雜。”
“如果是製造空天母艦,內部還有預留大量的空間給蒸汽發電使用,這樣的空天母艦和笨重的航空母艦有什麼區別?只是能飛起來而已,完全失去了高效和靈活性。”
他說完,丁志強象徵性的點頭,表示自己聽到並理解了。
保羅菲爾瓊斯則是用力舉起手,很認真的說道,“我也要去!這種研究怎麼能少的了我保羅菲爾瓊斯副艦長!”
幾個人頓時笑出了聲。
……
在科研部門的支援下,湮滅力場實驗組成立了‘光能磁化發電技術’研究組,參與人包括髮現光能磁化電勢差現象的王善慶,實驗中裡的電力小組,還有上級派過來的十幾個電磁專家、電力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