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短時間無法籌集到資金,也不影響後續的研究。
“唉~~”
比爾布萊恩也只能長嘆一口氣。
……
核聚變專案組。
在談好了和阿邁瑞肯方面的交易後,核聚變專案已經沒有了任何技術、材料方面的問題。
一切都已經準備就緒。
有了高階裝置、技術和材料的支援,再加上趨近於完善的設計,專案就可以正式展開了。
現在的工作是進入製造階段,相關的事務都是決策層來決定。
很快,第一座核聚變發電廠,也就是裝置製造地點確定下來,地點就選在距離肥城一百公里的湖畔。
這個位置距離長江三角洲地區比較近,交通相對也非常的便利,周邊並不是人流密集的都市,實驗出現什麼狀況影響也不大。
如果核聚變電站能夠正式執行,就能夠發電來支援長江三角洲地區的用電。
即便是專案最終不能完成,也能夠當做核聚變研究的一個重要實驗基地,而肥城有很多的科研機構,就能就近提供人才支援。
核聚變專案的計劃總投資為兩千億種花幣,可以算作是以舉國之力支援的超級工程了。
決策層召開了一次重要會議,宣佈成立種花家核聚變工程總公司。
這就是正式立項。
王浩擔任專案工程的總工程師,核聚變專案委員會主席,湯建軍、王燁,還有周樹青,則是擔任副總工程師,核聚變專案委員會副主席。
核聚變工程總公司的成立,牽扯的方向實在太多,訊息自然是捂不住的。
媒體輿論上有大量的討論。
國內輿論也是一片震驚,好多人都感覺突然就出現了一個核聚變工程專案,“這也太厲害了,直接就製造核聚變發電廠!”
“所以我們已經實現了可控核聚變?”
“這應該是科研專案吧?”
“肯定是正式立項,都已經確定投資兩千億,怎麼可能有兩千億的科研專案?”
“格魯姆湖計劃……”
“那是阿邁瑞肯,反正我覺得投入兩千億,還成立了公司,肯定已經掌握了技術。”
“也就是說,人類未來不用再擔心能源問題了?”
“這樣說也不對,核聚變採用的氘氚反應,可不是完全的清潔能源,氚是放射性元素,氚的製造本身就不環保。”
“氚還是有限的,受到鋰礦的限制,地球表面的鋰礦是有限的……”
“所以說,核聚變不可持續?”
一大堆的討論,還有一大堆的科普。
核聚變反應的原理是國際公開的,有些瞭解的人就可以說上幾句,討論就變得熱火朝天。
國外輿論也受到了很大影響,“還是種花家厲害啊,直接就上專案,三百億美元投資建造核聚變發電廠。”
“但肯定會失敗吧?估計就是個科研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