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沒有這麼高階的技術……”
“現在種花家的技術才是最高階的,他們的湮滅科技世界第一,據說核聚變也用了湮滅力場技術。”
“即便是技術高階又怎麼樣?這可是核聚變,我感覺人類還沒有到能控制核聚變的程度,他們是怎麼有信心確立這種專案的?”
“……”
輿論風向大多數還是觀望的、否定的。
這主要是因為,可控核聚變給人的感覺,就是人類短時間不可能掌控的高階科技。
之前,連實驗室環境都沒能實現持續控制核聚變。
直接上專案?
不可能!
很多學者都這麼看。
不管外界有再多的不看好,核聚變專案已經正式啟動,後續也會轟轟烈烈的展開。
……
當國際輿論紛紛的時候,王浩已經回到了湮滅力場研究組。
核聚變專案和湮滅力場實驗組關係不大,負責提供湮滅力場技術的是F射線實驗組。
之前湮滅力場實驗組會參與材料的研究,利用緻密材料技術來製造緻密材料和未來元素。
這一部分工作也交給了湮滅科技公司。
現在實驗組一心攻關‘以未來元素支援的金屬超導材料為基礎的湮滅力場技術’。
前一段時間,實驗組發現了CWF041材料,可以製造出強度高達7.0倍率的湮滅力,並申請製造了微米級顆粒性材料,來製造出強度更高的湮滅力場。
一個月以前,他們又發現了CWF043。
CWF043比CWF041製造的湮滅力場強度更高,達到了7.43倍率,實驗組就又申請了製造CWF043的顆粒性材料。
CWF043製造的湮滅力場強度高,但缺點在於CWF043是一種複雜組成的超導材料,還要用到單質一階鋰金屬為材料,本身的製造過程非常的複雜,製造顆粒性材料的投入很高,也需要等上很長時間。
CWF041則簡單的多。
F射線實驗組使用的就是CWF041,只不過基礎是α鐵,而不是β鐵,正因為有了經驗,CWF041搭建直流強湮滅力場強度上限相對低很多。
CWF043則是潛力十足。
向乾生就說道,“未來我們的主裝置肯定會使用CWF043,但目前還是先用041過渡……”
“現在這個實驗,提升就已經很高了。”
王浩點頭道,“043的潛力很大,但是041也可以接受,估計最低也有13倍率。”
“有這麼高?”
王浩點頭,“這還只是初步實驗。如果再繼續研究,重新對於構建模型進行論證,接近20倍率也是有可能的。”
向乾生用力點頭。
其他人聽著也充滿了期待。
整個實驗過程沒有什麼特殊的,就只是搭建好裝置並啟動而已,實驗並沒有出現什麼意外,在通電幾秒鐘之後,中心就出現了吸收光線的黑球。
那就是強湮滅力場。
湮滅力場的強度超過5倍率,就能夠吸收絕大部分光線,強度再高表面上看起來也沒有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