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他根本沒感覺到競爭。
當競爭對手都走在‘古老’的道路上,還能有什麼競爭壓力嗎?
現在主方向是未來元素支援的直流湮滅力場技術,而湮滅組織、格魯姆湖計劃專案還在糾結於疊加力場技術。
他們根本不在一個賽道上。
當然,疊加力場技術也是有可取之處的,比如重點研究場力的磁化排異,就可能發現F射線。
但也沒什麼大不了。
F射線是一項非常高階的技術,但沒有直流反重力技術支援,也只能長期被限制在實驗室而已。
王浩更重視自己的工作。
核聚變設計專案進行的非常順利,在提供了緻密材料技術以及幾種升階元素材料後,各個材料機構都有了很多的突破,一個個材料難題被解決。
每一個材料機構都在努力的做研發。
他們之間是有競爭關係的。
比如,一個材料難題的攻關,會有好幾個團隊負責,其中有一個團隊完成了研究,其他團隊的努力就付之東流。
這就是競爭。
科研領域的競爭是非常殘酷的,就比如有一個數學家證明了數學難題,其他做相同研究的學者,所有的努力都會失去意義。
同時,競爭也是良性的。
所有的研發資金都是專案提供的,競爭失敗的團隊也沒有任何的損失,他們也只能去申請下一個專案繼續做研發。
材料研發上引入競爭機制,也是王浩和湯建軍等人的決定。
這主要是因為有些團隊做研究總是拖拖拉拉,一個材料專案能夠研究個好幾年,王浩可沒有耐心長時間的等待。
核聚變設計專案進展順利的同時,還有一個非常重大的訊息來自於湮滅力場實驗組。
“CWF041……”
“我們利用041製造出了七倍力場!”向乾生讓王浩來一趟實驗組,見面就忍不住激動說道。
然後,王浩也激動了。
“七倍?確定嗎?”
向乾生很用力的點頭,“準確數值是7.09倍!”
王浩迅速衝進了實驗室,找來最新的實驗報告看了起來,CWF041是一種效能不錯的超導材料。
之前盛海亮帶領團隊測定過CWF041的反重力特性,但表現並不是那麼突出,沒想到以‘未來β鐵元素’替代‘一階α鐵’後,會表現出如此驚人的直流強湮滅力特性。
“很好!”
王浩看著報告連續點頭,“七倍,已經是很高的數字了。材料特性測定實驗繼續,同時,我們也可以申請製造新裝置了!”
向乾生也露出了期待的笑容。
他們一直以來的目標就是用金屬超導材料頂替高壓混合材料,並製造出強度更高的湮滅力場。
現在終於可以實現了!
CWF041,能製造七倍率的湮滅力場,佈局設計上再進一步達到十倍率沒有任何問題。
若是再加上顆粒性材料技術……
到時候,能製造多高的場力強度,甚至有些超乎想象。
……
湮滅力場實驗組申請CWF041(β鐵)的顆粒型材料製造,同時也申請製造新的強湮滅力場發生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