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學者就認為,羅納德諾蘭是靠造假取得的成功。
這個說法得到了不少的支援,因為羅納德諾蘭的一些理論研究、實驗,也根本無法去驗證。
當然,文人相輕。
羅納德諾蘭是否靠造假成功也很難說,但不過否認他是非常有名氣的,學術圈內也有很多的支持者。
這次確定羅納德諾蘭擔任負責人,是因為他提出了一個重要的研究方向——磁力排異研究強湮滅力場。
羅納德諾蘭認為,可以精細化的研究‘磁力排異強湮滅力場現象’,就可能會發現一些新的技術和應用方式。
他和自己的團隊還做了一份精細的報告。
這份報告說服了很多人。
最終,羅納德諾蘭擔任了格魯姆湖計劃專案的負責人。
其實也是人生的機遇問題,若是計劃沒有能快速確定方向,羅納德諾蘭肯定是沒有機會的,庫博更大可能擔任負責人。
只可惜,庫博還在瑞仕工作,也就失去了競爭機會。
羅納德諾蘭擔任了負責人以後,首要工作還是帶領團隊製造出強湮滅力場裝置,不能製造出強湮滅力場,他所確定的研發方向,就根本沒有任何的意義。
羅納德諾蘭還是有一定工作能力的,他找了很多的專家學者一起研究湮滅組織的技術、實驗以及資料,再結合已有的技術積累,對於新裝置製造做了一些技術的調整。
在外圍磁場裝置方面,羅納德諾蘭是最頂級的專家,再加上阿邁瑞肯掌握著最先進的核反應控制技術,新裝置的設計上做了很多修正。
羅納德諾蘭和其他人都相信,“比起湮滅組織的裝置,新裝置會製造出更強的湮滅力場,以及更加極致的湮滅力場。”
“同時,還可以針對磁場進行調整,來靈活的研究強湮滅力場。”
作為格魯姆湖計劃專案的新負責人,羅納德諾蘭自然要在媒體面前亮相,他宣佈說道,“我們計劃製造的新裝置,湮滅力場強度將超過7倍率。”
“這已經很接近王浩團隊的數字。”
“我們在技術上還有些落後,但我們在磁場排異的研究,以及內部核反應支援技術上,很容易實現超越。”
諸多的媒體報道出來以後,也把格魯姆湖計劃專案組的新裝置,命名為‘第三代強湮滅力場裝置’。
從命名上就能知道,即便是大眾的媒體圈子,也知道格魯姆湖計劃專案組製造新裝置,使用了湮滅組織的技術。
湮滅組織的裝置是‘第二代’,羅納德諾蘭的新裝置自然就是‘第三代’。
……
阿邁瑞肯的動作,自然瞞不過學術圈的人士。
很多湮滅組織的參與機構和國家代表,都站出來批評、諷刺阿邁瑞肯的做法,認為他們就是‘技術強盜’、‘技術小偷’。
這些批評沒有任何意義。
阿邁瑞肯也有很多人站出來表示,“我們一直努力的目標就是在湮滅科技上超越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達到國際最先進水平。”
“一項技術的研究不能只依靠一個團隊,湮滅組織是我們牽頭組建的,我們為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湮滅組織的工作很優秀,我們還會繼續參與。”
“我們在技術上有很多的創新,即便以最嚴苛的審查標準,兩者也是完全不同的。”
“實際上,我們之間沒有分歧,而是有著共同的目標……”
“……”
有關格魯姆湖計劃專案組的動態,佔據了國際很多的新聞版面。
王浩知道訊息也只是不在意的一笑。
國際上都認為,湮滅組織、格魯姆湖計劃專案,是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的競爭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