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國內外的材料技術蓬勃發展。
各個國家的材料研發機構,似乎是開啟了一階鐵、一階鋰相關的材料研發競賽。
如果關注到材料領域的學術期刊,幾乎每天都能有相關的新材料出現,一個個團隊也不斷的更新成果。
但是競賽的主動權卻掌握在湮滅科技公司手裡。
不管是一階鐵還是一階鋰,都只有湮滅科技公司才能買到。
王浩關注的研究也有一定的進展,湮滅力場實驗組方面最大的突破,是證明了材料‘輻射臨界點’的存在。
他們主要還是圍繞‘金’來展開研究,並發現純金的‘輻射臨界點’在6.7倍率左右,湮滅力場強度越是接近6.7倍率,製造出來的緻密純金輻射強度就越低。
同時,他們已經制造出了輻射極為微弱的緻密純金。
輻射極為微弱,也就是對人體幾乎沒有任何傷害,就可以作為常規材料來使用了。
有個不好的訊息是,他們同時確定‘未來元素’一階鐵,無法消除起具有的輻射特性。
但是,圍繞‘未來元素’一階鐵還必須展開研究。
‘未來元素’有個特點是,不會產生特異現象,而特意現象是升階元素製造湮滅力場的最大阻礙。
“常規的一階鐵、一階鋰,受到特異現象影響,無法用於製造高強度的直流湮滅力場,但是‘未來元素’可以。”
“所以我們必須要在這個方向上繼續展開研究……”
“可以試著用鐵的同位素進行研究,也許就能製造出不帶有輻射的未來鐵元素。”
這項研究的投入非常大,針對的就是直流強湮滅力場技術。
未來元素不會受到特異現象影響,就能支援頂替現在使用的高壓混合材料,製造出高強度的直流強湮滅力。
直流強湮滅力場技術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其可以用來大規模製造升階材料。
f射線的強度再高,因為覆蓋區域極為有限,製造出的材料還是太少太少,現在的影響主要是輻射問題,很多實驗就會有安全風險,但是研究必須要一步步推進。
另一方面。
f射線實驗組也穩定了新裝置,他們還試著做了扇形f射線釋放,只可惜實驗還是失敗了。
王浩認為釋放扇形f射線,就必須要對內部螺旋磁場進行重新論證,也就是製造出新裝置,同時還要增強內建核反應堆的能量的強度。
材料檢測上倒是收穫豐厚。
高強度的f射線,製造出了好幾種升階元素,已經確定的除了矽元素以外,還有汞、鎢、銅和氫。
矽和銅的發現都是重量級的。
磁化矽材料內的一階矽含量非常高,直接應用就是幫助航天局製造全新的太陽能電池板。
一階銅的發現也很重要。
一階銅的活躍性更強,電阻比銀還要低很多,幾乎接近了‘零電阻’,甚至被認為可以頂替超導材料。
只可惜,磁化銅材料內的一階銅含量很低。
另外,f射線製造磁化材料,也根本無法做到量產,每一次製造的一階銅,都要用‘毫克’做單位。
所以升階材料想要大量研發、大量應用,還是必須要依靠直流湮滅力場技術,才能夠實現大規模的製造。
在製造升階材料方面,f射線終究只能歸在‘實驗室手段’。
……
轉眼間,三個月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