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貴和曹東明都是合金領域的學者,他們的研究方向分別是金屬複合材料以及鈦合金。
這次和航空材料院的合作的實驗,是研究特殊環境下液態金屬材料的性態表現。
王浩先找的是曹東明。
曹東明長期研究鈦合金,找他做觀察特殊環境液態金屬的研究,內容上關聯性也很強。
曹東明又推薦了曲貴。
兩人就一起設計實驗進行研究,實驗內容和液態金屬有關,需要高溫、高壓、強磁等特殊環境。
實驗設計是很不容易的。
他們的研究還是從含有一階鋰的導體開始,一階鋰導體的熔點相對比較低,製造幾百攝氏度環境就足夠了。
之後逐漸提升溫度,並用了很多的材料,還包括幾種含有一階鐵的超導材料,只是因為要把材料融化,根本無法制造超導的低溫環境。
他們的研究一直都沒有發現,直到使用了純鐵的磁化材料。
純鐵的磁化材料是湮滅科技公司直接供給航空材料院的,連續進行實驗沒有發現後,他們乾脆把純鐵的磁化材料放置在熔爐裡,再製造高電壓的特殊環境,只不過製造效果非常的差。
金屬導體的電阻值,和溫度呈現正相關。
簡單來說,溫度越高、電阻越高,超過1500攝氏度的高溫熔爐,幾乎可以阻斷電流透過,施加再高的電壓意義都不大。
不過施加電壓的同時,還利用裝置製造出了磁場,影響到高溫熔爐裡的純鐵材料,也算是製造了特殊環境。
這次實驗就只是感興趣試一試,結果卻有了個意外的發現。
曹東明第一時間找到了王浩,興奮的說道,“我們發現一階鐵,在攪拌時,和常規鐵產生了分離。”
“最開始,我們沒有注意到,直到液態金屬重新冷卻凝固,透過檢測才發現,有很多一階鐵集中到了材料底部。”
“所以,我們認為是攪拌的過程中,一階鐵元素產生了下沉……”
“……”
王浩仔細想了一下,立刻意識到了問題。
一階鐵元素的下沉,很可能是一階元素的特異性,或是高壓下導體形成半拓撲結構的影響有關。
“或許,兩者都有。”
他思考著對曹東明說道,“不知道你們的發現和研究是否有關,但是,恭喜你們……”
“你們可能發現了一種全新的提純方法。”
“只是製造高溫、強磁環境,就能讓一階鐵分離,要比其他的方法簡單太多了!”
常規一階鐵分離是採用物理方法。
物理方法,就是製造高溫環境讓磁化鐵材料融化,因為一階鐵的熔點高於常規鐵,就能利用這個特點把未融化的一階鐵‘篩’出來。
這個方法聽起來很簡單,實際上,還是非常複雜無比。
首先,磁化鐵材料內部的一階鐵元素分佈均勻,即便是高溫融化以後依舊分佈均勻,根本無法形成‘塊狀’結構。
另外,融化的一階鐵,處在1500攝氏度以上環境下,要進行‘篩選’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所以就需要用到好多的工序。
現在則只是製造高溫,強磁環境,最多帶上一個‘高電壓’,透過攪拌的方式就能夠讓一些鐵下沉分離,難度自然是降低了很多。
難度降低,成本就會降低。
曹東明聽了也非常興奮,他們的發現不管是否對研究有幫助,但能用作一階鐵的提取,成果也是相當大了。
王浩對於新發現也非常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