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艦2的艦體都被灰膜覆蓋住了。
所有看到這一幕場景的人都屏住了呼吸,就連見到過一次的周老師也一樣,實驗和應用給人的感受是不同的。
在反重力中心看實驗的時候,感覺就只是實驗而已,一切都是製造出來的,場力內部的裝置是否能看到並不重要。
現在灰膜內部則是空艦2飛行器,飛行器被整個覆蓋住,外面根本再看不到什麼,就讓人感到很震撼了。
“這就是隱形護罩?”
“還真是隱形啊,我剛才看了幾眼就不想再看了……難受……”
“不要多看,護罩吸光的。”
“是啊,像是要把眼睛吸進去!”
“那真是太厲害了……”
一群技術人員滿足了好奇心後,就回到了各自的工作崗位,他們只是進行製造隱形護罩的測試,還是有工作要做的。
有技術人員就控制雷達進行探測。
結果發現無論是長波雷達、短波雷達,又或者紅外線雷達等,都沒有反饋任何的資料,就好像那裡空無一物。
電波雷達的原理是,發射的電波碰到物體會折返,再被接收器檢測到,根據反射的電波就能定位碰撞物體的位置、距離、大小等。
現在沒有檢測到反饋訊號,雷達自然就認為沒有任何東西。
好多人都感到震撼。
這是一件想想就很荒謬的事情,明明能用眼睛看到的巨型物體,雷達卻什麼也沒有檢測到,就像是面前站了一個人,你能用眼睛清楚的看到,結果拿起手機進行拍攝,卻什麼也沒有拍到。
好多人不由感嘆,“還真是隱形護罩啊!”
“明明能看見,卻什麼也檢測不到,也就是不能被雷達裝置鎖定,這樣,就算是低空飛行也很安全吧?”
“敵人總不能用眼睛定位發射導彈吧?”
“我現在都能想象到,空艦2開啟隱形護罩出現的時候,敵人會有多恐懼了,他們或許會認為是外星人來了……”
“或者,認為看到的是幻覺?”
“你當其他人都是傻子嗎?光線對比也能知道有東西啊。”
“反正……很厲害!”
“我感覺這個護罩,真已經無敵了,本來空艦2就飛得高,不容易被鎖定,現在乾脆不能被鎖定了!”
……
超導材料研究中心。
王浩則繼續和一群各領域的學者,討論製造微米級顆粒性材料的技術問題。
他們討論的方式就是,每個人在自己的領域上,闡述對於微米級材料技術的看法,並針對半拓撲結構對於宏觀的影響進行分析。
這種研究明顯偏於理論。
王浩找了各領域學者一起研究,目的也是從理論角度出發去論證,才能積累足夠多的基礎。
同時,他也安排了實驗。
實驗方面是航空材料院負責的,主要是因為航空材料院有充足的裝置、環境以及人才。
王浩讓航空材料院幫著做實驗,自然也已經把研究定了下來,專案名稱就是‘金屬顆粒材料技術’。
航空材料院方面,參與研究的是曲貴和曹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