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就是設計問題,尤其是大型軸承的設計,我們去德國考察的時候,見過他們的大型軸承,但是具體裡面的設計……」
韓琛說著搖了搖頭。
高階的大型軸承,能夠用在軍事武器,比如坦克、戰機,甚至導彈上,對於國內是禁售的,即便只是設計都是絕對保密的。
國外的公司自然不可能讓國內的技術人員,去看高階大型軸承的內部構造。
「第三,就是製造工藝和流程,當然,王院士,你也知道,這方面必須要自己研究。」
韓琛一口氣說了三個方面,隨後又補充道,「高階軸承技術,還牽扯很多其他的技術,比如疲勞與破壞的研究,直接關係到軸承的使用壽命,潤滑學也很重要,等等。」
王浩認真的聽著。
當聽了韓琛以及其他人的講解以後,他對於軸承技術就更加了解了。
總結來說,高階軸承的製造不單單只是一項技術,而是一個綜合性的問題。
在王浩看來,最重要的、很難解決的還是兩方面,一個就是材料軸承鋼。
材料,是基礎中的基礎。
如果能有高階的軸承鋼,技術問題就解決了一大半兒。
另一個問題就是製造工藝和流程,自然牽扯也是非常複雜的。
其他問題都是能夠解決的,比如說,設計。
這方面,王浩根本不擔心,他最擅長的就是做設計,做一些理論性的研究,確定某一種設計方案,只要有更多的人參與研究,肯定能拿出最好的設計。
王浩仔細思考了一下,乾脆決定一步步來。
他先是打電話給了武鋼研究院,找到了院長王基銘,說自己要去研究院轉轉。
王基銘已經是老朋友了。
當聽到王浩說要來武鋼研究院,他也知道無事不登三寶殿的道理,但還是非常的期待,因為王浩的能力水平,只要針對某個問題說上幾句,也許就能解決一些技術難題。
這已經是被驗證的事情了。
王浩說了要去武鋼研究院,正巧最近沒什麼事情可做,也就直接買機票過去了。
他不是自己去的,還帶上韓琛,有個軸承技術研究人員在身邊,對於軸承鋼問題也會有幫助。
……
武鋼研究院。
好多人站在門口迎接王浩,王基銘甚至還搞了一個歡迎儀式,弄了塊紅布染上了白字寫著
歡迎王浩院士來武鋼研究院指導工作!
王浩看到那一行字都感覺有些不好意思,他可不是來指導工作的,而是詢問有關軸承鋼製造技術的問題。
如果能夠提升軸承鋼技術,肯定能夠給武鋼帶來巨大好處,被如此歡迎也是理所當然的。
王浩並不是太在意他和王基銘握了握手,又和其他人介紹寒暄一番,隨後進門的路上,就直接說明來來意,「軸承鋼。」
「我想知道,你們能製造出的最好的軸承鋼,和國際最頂尖的軸承鋼有什麼差別。」
王基銘沒有直接回答,而是看向了丁宗權,「老丁,就是軸承鋼的專家。」
丁宗權聽著頓時有些自得,他最開始見到王浩是沒有任何好感的,後來雙方也都不在意,也就能正常溝通交流了。
但是他沒有想到有一天,自己也能在專業問題上回答王浩。
丁宗權確實是軸承鋼的專家,因為現在武鋼所製造的軸承鋼,就是他的研究成果。
他也馬上說了起來,「我帶領團隊做的研究,把高階軸承鋼中的含氧量,控制在5pp百萬分比濃度)左右。」
「這就讓鋼材的硬度和韌性大大提升。」
他繼續道,「針對軸承剛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去除雜質以及控制含氧量。」
「一般來說含氧量越低,雜質越少,鋼材就越好。」
「還有一點,現在我們所製造的軸承鋼,新增了一些稀土元素,也會提升軸承鋼的質量。」
「這方面就需要仔細研究了,我們和科學院有合作,參與了高階軸承製造的專項研究,也製造出了高階的稀土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