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儲能線圈的設計問題上,王浩的做法就是不斷的召開論證會議,針對每一個問題,讓相關的負責小組拿出解決方案。
那當然不是直接的解決方案,就只是一些在問題上的想法。
這還遠遠不夠。
技術小組不可能想出完善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所以王浩還要針對每個問題和很多人進行討論,有些問題一討論就是很長時間,還會讓其他的技術小組人員發表看法。
這種論證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
王浩針對每一個問題確定了設計方案。
實驗組很多人都參與到了儲能線圈設計論證工作中,當然也包括梁靜葉,她是王浩的助手,是全程參與論證工作的,中途還提出了不少的想法。
在一段時間的工作後,梁靜葉就發現了奇怪的地方。
儲能線圈的設計工作是很複雜的,每一部分的設計都要牽扯到很多的因素,有些問題想要解決,幾乎不可能想到完美的方案。
但是,王浩總是能確定一種設計方式,即便這種設計方式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他還是會確定下來,之後就進入到其他問題的討論。
最開始,梁靜葉覺得針對某些問題,王浩對設計方案的確定有些倉促,還針對性的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之後她就得到了劉明坤的提醒,「小梁啊,我知道你肯定有自己的想法,而且你在儲能線圈技術上,也是很有研究的。」
梁靜葉認真點頭聽著。
劉明坤繼續道,「但是,只要王院士是確定了設計方案,你就不要再質疑了。」
「為什麼?」梁靜葉很不理解。
劉明坤輕笑的說道,「其實最開始我們都一樣。後來,就會發現王院士才是對的。」
他提醒你一句,也就不再說了。
梁靜葉則是有些摸不到頭腦,他倒是發現了另外一個問題,針對王浩確定的設計方案提出疑問的人員,幾乎都是潘東團隊,並和她一起來到研究組的人。
實驗組原來的老成員們,根本就不會質疑王浩的。
梁靜葉也只好壓住心裡的想法,還去提醒其他人,也不要對確定的設計方案提出疑問。
很快。
梁靜葉和其他人,都理解了劉明坤的話。
雖然王浩針對一個問題確定的設計方案,似乎是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當幾個確定的技術方案結合在一起的時候,好多問題就直接解決了。
幾種針對不同技術難題的設計方案,可以說是完美的結合在一起。
實驗組好多人都為之驚歎不已。
他們都對於最終確定的設計方案感到驚訝,尤其想到每一個小細節的設計,都是王浩敲定下來的。
問題來了。
如此複雜的設計方案是怎麼逐條確定下來的?
哪怕他們是一起跟著做討論,一起跟著做研究的,也想不到王浩是如何做到的。
最終他們只能得出結論,「王院士,是天才啊!」
「我們是遠遠比不了的,即便是一起跟著做研究,也完全想不通。」
「可能就是智商的差距,我們雖然生活在同一個空間中,但智商處在不同的維度上……」
……
新型超導儲能線圈的設計,確實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工作。
實驗組花費了一個月時間才確定了設計方案,然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