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超過120k臨界溫度的超導材料,超導磁懸浮列車的是建造以及維護費用,都會大大降低。
另外一個要論證的專案就是超導儲電裝置。
這也是新材料的最大應用,甚至可以說是改變能源邏輯的科技專案。
不管是超導磁懸浮列車專案,還是超導儲電裝置的研究,都需要以新材料的製造為基礎。
所以超導材料工業公司受到了更多的關注。
······
西海大學梅森數實驗室。
實驗室很多人也在討論超導新材料,以及未來應用相關的技術。
但是這並沒有影響到王浩,他是隻是知道了訊息,心裡稍稍期待了一下,還是正常的工作生活。
最近一段時間,他發現自己對學生的教育工作有些懈怠了。
因為他發現弦理論‘滲透'了進來。這當然和保羅菲爾—瓊斯有關。
現在實驗室中研究湮滅理論和量子物理關係的就只有三個人,一個就是保羅菲爾—瓊斯,另外就是海倫和陳蒙檬。
三個人平時交流的比較多,也就導致弦理論慢慢的滲透,而滲透過程就來自陳蒙檬、海倫和保羅菲爾—瓊斯的爭論。
他們的理念完全不同。
陳蒙檬和海倫受到王浩的影響比較大,她們認為必須要以實驗基礎,來對湮滅理論進行論證。
但研究量子物理奇點問題的過程中,發現很難對於湮滅力所起到的作用進行正面的數學描述。
保羅菲爾—瓊斯也發現了這個問題,但他並不想進行側面描述,所以就引入了很多弦理論的數學邏輯,去對於湮滅力在量子物理奇點上的作用進行數學描述。
針對
這個問題,陳蒙檬、海倫和保羅菲爾—瓊斯進行爭論,卻完全無法說服對方,因為他們確實沒有辦法進行正面描述。
最終,陳蒙檬、海倫,還是一起去問了王浩。
王浩最開始沒有特別在意,他是很欣賞保羅菲爾—瓊斯的,因為在量子物理的數學問題上,他自認為比不上保羅菲爾—瓊斯。
術業有專攻。
保羅菲爾—瓊斯是頂級的理論物理學家,長期從事相關的數學研究,水平自然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後來王浩就發現不對勁兒了。
因為陳蒙檬、海倫一起說了一大堆弦理論有關的數學邏輯,顯然是從保羅菲爾—瓊斯那裡聽來的。
這可不行!
如果是正常做討論當然沒有問題,但把弦理論的數學邏輯拿來使用,而且是拿來用作正面描述湮滅理論,就肯定會出問題了。
到時候,湮滅理論豈不就成了弦理論?
這就是學術滲透啊!
“這傢伙,不會就是為了“滲透'湮滅理論,才來西海大學的吧?”
王浩感覺已經看破了保羅菲爾—瓊斯,他的決定認真的研究一下量子物理的奇點問題,總歸不能讓保羅菲爾—瓊斯,長期用弦理論來描述湮滅理論。
到時候,好多相關的研究成果釋出出去,湮滅理論就真成了弦理論的附帶理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