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學科的發展不是靠一、兩個人就能支撐起來。
過去幾年時間裡,水木大學一直都有兩個菲爾茲獲得者坐鎮,但他們的數學專業依舊沒有超越首都大學。
大學的發展,需要的時間很長,人才的培養也是慢慢積累的。
王浩對比爾卡爾的到來很期待,那不止代表多了個代數幾何專家,更重要的是,比爾卡爾從事的是半拓撲理論簡化的研究。
計算組做的是元素組合的計算分析工作,可以算作是以半拓撲理論為基礎的應用數學工作。
比爾卡爾做的是半拓撲理論的簡化,可以說就是純理論工作了。
比爾卡爾的工作無疑是非常重要的,他的到來也代表增加了一個新的方向,其他人也可以做同方向的研究。
王浩還是非常看重理論的,只有在理論上更進一步,才能給應用帶來更多的支援。
很快。
王浩還沒有等到比爾卡爾到來,就又接到了一個好訊息。
新企業的成立已經確定下來,由航空工業集團、船舶工業集團、西部能源集團等十幾家大型企業,共同出資四百億人民幣建造並持有一定的股比。
同時,中—央以及的北疆省共同撥款兩百億人民幣,也就是先期投入總計六百億資金,企業選址地就在西海市。
這個訊息在確定同時也對外發布出來,一下子就吸引了國際的關注。
之前就只有科技部發布的成果公告,就已經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因為後續一直沒有訊息,好多人都對於成果公告產生了質疑。
現在等於是確定了訊息
,還確定成立新的企業,並且籌集了高達六百億的資金去建設新企業。
毫無疑問,新企業就是圍繞超導材料展開。
好多媒體都希望能夠知道新的訊息,甚至有的還去科技部門做採訪,但因為涉及到保密性的問題,就連過去的採訪記者,都覺得不可能有新的訊息。
這次和他們想的不一樣。
科技部的新聞發言人接受了採訪,還公佈了新材料的圖片,並對於引數進行了詳細說明。
其中包括硬度、熔點、超導臨界溫度,等等。
科技部還公開發布了新材料的圖片,偏銀色有些暗淡的新材料照片,一下子就吸引了全世界的關注。
很快就有國際超導專家,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從新材料的圖片來看,這個材料的金屬元素含量很高,也就代表所能承載的電流強度,並且性態穩定。”
“只從顏色和性態來分析,它是一種薄膜型的超導材料,可用於工業領域,但薄膜型的超導材料,應用領域也會受到限制。”
“至於超導臨界溫度,還是要有具體材料才能驗證······”
國際上的超導專家們,大多是對於新材料超導臨界溫度的質疑。
這也是慣例了。
每當國內有什麼重大成果的時候,國外就會有一些質疑的聲音,但這些聲音影響並不大,因為專業的人都很清楚,既然科技部公佈了新材料的引數,就肯定不會弄虛作假,更何況,他們還確定投入幾百億字進去成立新的企業。
之後有關超導材料又有了兩個重大訊息。
兩個都是和超導技術有關的應用。
科技部確定了論證兩個大專案,一個專案是超導磁懸浮列車專案。
首都的超導磁懸浮列車一直都在不斷的論證中,並且已經持續了幾年時間,其實這項技術幾十年前就有,德國、日國都曾經投入研究,後來因為牽扯的經費太多,技術難度也太大,相關專案都被放棄了。
現在國內重新確定,論證超導磁懸浮列車專案,自然是因為有了新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