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都蘭吐蕃墓群已經發現的墓葬,總數達到了兩千座以上!”
“其中我們所在的熱水古墓群,就是最重要的一處,是青藏高原北部吐蕃墓葬最為集中的地區。”
“北岸有160餘座,以血渭一號大墓為中心,沿山麓向兩翼呈長條狀分佈,自西到東延伸約3公里。”
“南岸墓地,則與北岸的血渭一號大墓隔河相對,有墓葬三十餘座。”
“從上世紀開始,北大考古文博學院、青海考古研究所對熱水墓群曾經多次發掘,出土了大量碑銘、陶器、古藏文帛書、木牘。”
“透過這些文物,還有出土絲織品的技法及紋樣等方面鑑定,古墓年代約為8世紀中期。”
“也就是說,雖然熱水墓葬群最知名的大墓,1982年發掘的那座“九層妖塔”,是吐谷渾王族的大墓。”
“但是!熱水墓群這邊的兩百多座墓葬中,大部分其實並非是吐谷渾鼎盛時期的王族墓,而是後來的吐蕃時期的墓葬。”
“血渭一號大墓的年代,是在公元6世紀左右,而熱水墓葬群這邊的墓葬,很多都是8世紀中期的墓葬。”
“這中間是有兩百年斷代的。”
“吐谷渾國,是在公元5世紀興盛,然後7世紀政權就被從青藏高原下來的吐蕃人覆滅了。”
“不過,吐谷渾國政權滅亡了,但是吐谷渾人,吐谷渾部卻還在,他們依附吐蕃生活,屬於吐蕃國下屬的部落之一。”
“並且在文化上,迅速的向吐蕃國靠攏了。”
“熱水墓葬群裡,有不少墓葬中都發現了用木牘書寫的古藏文。”
“吐谷渾在歷史記載上,曾經是有自己的文字的。”
“但是在這些熱水墓葬群的高階墓葬中,發現的都是吐蕃國使用的藏文。”
“這也說明,在吐谷渾滅亡之後,吐谷渾人就迅速的吐蕃化了,融入到了吐蕃國之中。”
“雖然他們還是一個獨立的部落,但是文化上卻和吐蕃人迅速靠攏。”
“就拿我們現在正在發掘的這座墓葬來說吧。”
“這座墓葬從地面上的封土,可以看得出來,是梯形雙復鬥形封土,疊壓在下層自然山體形成的梯形平臺之上。”
“而從地面上的建築,就可以看得出這座墓由混凝夯築牆、石砌圈牆、牆外房基、動物陪葬墓、十字形陪葬墓等組成。”
“墓葬南平地上還有由馬溝、牛坑、溝坑組成的組合陪葬獻祭遺蹟。”
“這些形制結構、附屬遺蹟以及空間分佈,都與古藏文文獻及漢文史料記載的吐蕃喪葬儀軌相吻合。”
“所以,雖然說熱水墓葬群,是一處吐谷渾時期就存在,並且主墓葬乃是一位六世紀的吐谷渾過君主大墓。”
“但是,實際上埋在這邊的附屬墓葬,大部分都是吐谷渾滅國之後,殘留下來的吐谷渾部落的貴族墓葬。”
“這些吐谷渾部族的貴族,在吐蕃國的統治下,早已經全面吐蕃化了,包括墓葬制度也全面學習吐蕃的墓葬制度。”
“只有那唯一的一座“九層妖塔”大墓,才是吐谷渾人自己的墓葬制度下的造物。”
“可惜,這種特殊的九層柏木搭建的墓葬,也許是吐谷渾國君才能使用的葬制,並且還沒來得及形成制度,吐谷渾國政權就被吐蕃覆滅了!”
“這才留下了,這唯一一座九層柏木搭成的,深不見底的特殊墓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