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時期風靡五石散的時候,只有中原地區,以及江南地區,才會有貴族墓葬中找到五石散。
所以廣州考古所這邊的研究員們,是真對這玩意沒經驗。
不過關於五石散的史料記載,傅譜還是清楚的。
他遲疑的問道:“五石,指的不是紫英石、白英石、赤石脂、鐘乳石和硫磺嗎?”
也是因為這個,所以在西耳室裡發現這些礦物的時候,傅譜並沒有第一時間就聯想到五色石。
除了硫磺,其他幾種都對不上號!
對此,陳翰倒是有些想法。
他摸著下巴,長吟道:“五石散的配方,在不同年代時,也是不同的。”
“五石這一詞,最早是被記錄在《史記》中的。”
“《史記·倉公傳》:齊王侍醫遂病,自練五石服之……。”
“又論曰:‘中熱不溲者,不可服五石。”
“而具體配料,最早見於史料的,是東晉時期葛洪所述的丹砂、雄黃、白礬、曾青、慈石。”
“隋代名醫巢元方則認為是鍾乳、硫黃、白石英、紫石英、赤石。”
“這種石藥,在西漢早期就已經出現了,史記清楚的紀錄了,漢武帝招募方士,燒煉金石製作石藥服用。”
“或許西耳室裡出土的這五石,是最早期的五石散配方。”
“實際上,當時應該還沒有五石散的叫法,就叫做石藥,或者五石。”
傅譜挑了下眉毛,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也不繼續在這個問題上糾結了,而是轉移話題道:
“除了這些礦物之外,在礦物旁邊,還有乳香、葫蘆、種實、羚羊角,以及一些已經分辨不出來的藥材一堆。”
“可能這個區域,是專門用來放置墓主人所使用的藥材吧。”
在心裡,傅譜其實還是認為李教授和陳翰的看法,是正確的。
看看和這些礦物放在一起的都是啥東西,心裡就有數了。
他揮了揮手,又拉著孔建文和李教授,走到了西耳室內的一個塑膠盆旁邊。
這個塑膠盆當然不是隨葬品,公元前能製造出塑膠盆,那已經不是未解之謎,而是顛覆世界了。
“來來來,你們看看。”
“這九個封泥,是我們在發掘清理過程中,整理出來的。”
“有的是在器物內發現的,或者在器物旁邊,有的則是掉到地面上了。”
傅譜指著塑膠盆裡放著的九個泥巴團,笑盈盈的示意李教授他們拿起來看看。
封泥,這玩意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