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兩人研究的年代較近,基本上都是聯合出動。
專案是夏商周考古的時候,孔建文是負責人,李教授打下手。
專案是秦漢考古的時候,李教授是負責人,孔建文打下手。
術業有專攻嘛!
海拔只剩下不到三十米的陡坡,不過爬個一兩分鐘,大家就登上了崗頂。
“哎喲,可算是把你們給盼來了啊!”
“中央的同志來了,我們這才敢開工啊!”
“算一算,我們廣州得有二三十年,沒社科院考古所位臨了吧!”
早就等在崗上的幾位廣州考古所、廣東考古所的負責人,皮笑肉不笑的歡迎著陳翰他們。
語氣也不怎麼好。
混在隊伍中的陳翰,對此很能理解。
要是換做他是廣州本地考古所的人,心情也不會好。
本就缺少大型、重量級考古專案的廣州考古所,好不容易出現了個南越國大墓。
上頭的廣東考古所來分一杯羹也就算了,結果社科院考古所的人也來了。
對於廣州考古所來說,他們能遇到一次大專案,真的不容易啊。
面對他們的牢騷,孔建文和李教授也都全當沒聽懂,臉上堆著笑容的和他們握了握手,說道:
“一聽到你們的上報,我們社科院考古所和國家文物局,立馬就聯名上報,申請發掘。”
“可是片刻都不敢耽擱啊。”
孔建文這話一說,搞得幾位廣東當地考古所的領導們,神色都不自然了。
草!
有申請考古發掘權利的部門,腰桿子就是硬。
沒有社科院考古所,他們還真不能向上頭申請主動發掘這座南越國大墓!
“既然都來了,那我們就先去墓道看看情況吧。”
還是一位廣東考古所的領導,比較圓滑,不留痕跡的就略過了這個話題,帶著陳翰他們就往發掘現場走。
佔到嘴上便宜的孔建文也沒有窮追不捨,來廣州是來工作的,不是打嘴炮的。
大家規規矩矩的跟在廣東、廣州考古所的領導們身後,走了一百來米後,一個直徑大概有兩米多一點的墓道,就出現在了大家眼前。
黝黑、深邃,深不見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