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之後歷朝歷代,依舊有很多盜墓賊在尋找趙佗墓。
甚至一度都有人懷疑,趙佗是不是並沒有在番禺下葬,而是秘密埋葬到了當時南越國境內偏僻的地方。
不過在1916年,嶺南農民在廣州城外的龜崗施工建房時,於無意之間發現了一座南越古冢。
古冢內有不少珍貴寶物,葬品豐富,但是棺槨內卻是空的。
這倒是有點符合趙佗弄的“疑冢”,倒是讓考古學家們對趙佗墓就在廣州,多了幾分信心。
真正的南越王族墓葬,應該就隱藏在廣州廣闊的山嶺之中,只是還沒發現而已。
現在,這不就發現了一座。
陳翰在腦海中仔細梳理了一番自己查詢的資料後,長舒了一口氣。
不管怎麼說,就算這次發現的不是趙佗墓,但是已經可以確定,南越王墓並非無中生有,且確在嶺南無疑。
這就是個好訊息。
......
2019年10月7號的下午。
國慶長假的最後一天,社科院考古所的考古工作者們,就坐著飛機抵達了廣州。
假期臨時取消,大家都已經習以為常了,也不覺得有啥。
反而是休息了三個月,讓大家對接下來的考古專案十分期待。
抵達白雲國際機場後,一行人在孔建文的帶領下,直接坐著大巴車,到酒店將行李放下後,就直奔發掘現場。
這次的考古發掘現場在廣州市中心,四周都是繁華的鬧市區,衣食住行方面倒是不用擔憂,也不用再住流動板房了。
象崗其實並不大,南北縱長也就360米,東西寬約200米。
原崗頂大約五十米高,不過因為施工的原因,已經被削低了20米。
而南越王墓,就在這象崗頂峰之下。
孔建文一行人抵達象崗時,看到的就是一片藍色的鐵皮,將整個象崗範圍都圍了起來。
頂點
出示了工作證後,一行十多人,就進入了象崗施工區域,往崗頂走去。
這次社科院考古所沒有出動大半人員,只派出了秦漢研究室和夏商周研究室的十來位考古工作者。
而且嚴格來說,這次的帶隊人是李教授,不是孔建文了。
因為李教授才是社科院秦漢考古的權威人士。
他和孔建文也算是老搭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