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大家都到齊了,那發掘工作,明天就正式開工吧。”
“我們先把墓道清理出來。”
廣東考古所的副所長翟恆,拍拍手說道。
孔建文和李教授自無不可,大家也不需要額外休息幾天,明天就能投入工作。
......
第二天,幾輛起重車,就率先開赴了發掘現場。
之前當地考古工作者早就考察清楚了。
這道長約十米的墓道內,並不是只有填土,還有一層填石。
填石的高度,與墓葬發現時的地表是平齊的。
也就是說,必須先將這些填石給搬走,大家才可以清理下面的填土。
填石一共十八塊,其中有16塊都填塞在靠近墓門處,似乎是為了堵門的。
最後兩塊則遠離墓門七米,已經是墓道斜坡的較上方了,似乎也是堵住墓口的意思。
這就讓現場的考古工作者們,對墓門到墓道處的這七米空間,很是好奇了。
前面堵了,後面也堵了,這說明中間肯定埋了啥東西!
要知道,這段十米的殘留墓道,只是原本墓道的一部分而已,只有原本墓道的七分之一長度。
只是因為最靠近墓門,所以保留了下來。
那麼,在最靠近墓門的地方,為什麼會有一塊墓道專門堵起來呢。
如果說,墓門的裡面,是這位南越王的墓室,也就是他在地下的宮殿。
那是否他會安排一些“守衛”,在家門口守衛他的宮殿呢?
想到這一茬,現場的每個考古工作者,心中都火熱了起來。
十多塊填石去除掉之後,三個考古所的三十多位考古工作者,立馬就投入到了墓道的清理之中。
陳翰也蹲在墓道東壁處,拿著鏟子不斷往外剷土。
在剷土的過程中,他還時不時的伸手拿一點填土,在手上搓一搓,揉一揉,聞一聞。
並且還和其他人交換著資訊。
“嗯,所有的填土,都是黃褐色亞粘土。”
“這說明墓道應該是整體一次回填的,工程量不小啊。”
陳翰手上搓著填土,心裡很是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