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土沒有動過的痕跡,往好處想,這說明墓葬在回填之後,就再也沒有人重新開挖過了。
這說明這座墓沒有被盜掘過!
想要找到一座沒被盜的秦漢時期大墓,可不容易啊...
沒看趙嬰齊的墓,在東漢末年就被掘了嘛。
就這樣,整整一天,三十多號人都蹲在墓道旁,忙著清理墓道。
一天的時間,大家就下掘了2.7米,將墓道清理了一半。
填土中,也陸續發現了一些繩紋殘瓦。
這些殘瓦片上,有的裝飾有圓點紋,有的則是素面。
秦磚漢瓦。
南越國存在的時候,正好是中原的西漢時期。
看起來西漢先進的瓦片,也有透過商路流通到南越國,並且被南越國君拿來填充墓道了。
這在當時,應該算是一種奢侈做法了吧。
不過除了瓦片之外,大家暫時也還沒發現其他東西。
下午發掘工作結束後,陳翰還接到了一個任務,測繪墓道填石、填土的縱剖面圖。
不想做一個好畫家的考古工作者,不是一個好考古學家。
但凡學考古的,還必須要學測繪。
和土木工程一樣,考古工程也是全程離不開測繪的。
墓室大小、形制、樣式,都需要測繪。
出土物的大小、形制、樣式,也需要畫出來。
這些都是之後要整理成發掘簡報歸檔記錄的。
陳翰前兩個月學習的時候,跟著孔建文就一直在為文峰塔墓地出土的文物畫簡筆畫。
他也沒少吐槽。
現在都有拍照留檔的技術了,何必再靠手工來繪畫啊,畫得再好,能有照片更清晰直白嘛...
但是這話他沒地方說去。
現在國內,或者說全世界的考古工作者,都還是在純手工畫圖。
不過,到了第二天,他就沒心思繼續抱怨了。
因為墓道的清理過程中,終於發現點正兒八經的文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