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叔不如先買兩萬畝,可以找向陽、有水、土肥的山坡壟成梯田。”
只要願意相信他的人,秦小滿都願意幫忙出主意。
“要是方叔剩下的山地不用,也能租給李叔,或者栽種其他農作物增產增收,也能保障落戶的佃戶們有收成。”
這番話聽得張縣令連連點頭,對秦小滿不由得更加高看一眼。
開荒原本是地主鄉紳們避諱的事。
經秦小滿一統籌,變成人人爭搶的好事。
雖說他至今不懂李老爺和方老爺爭搶掏錢開荒和安置流民的原因。
但一定是秦小滿讓他們認為有利可圖才會如此表現。
“本官代前來蜀地的各地受災百姓,謝過李老爺和方老爺!”
張縣令鄭重其事地拱手一拜。
李大福和方佔河一介鄉紳,何時受過朝廷命官如此厚禮,連忙避之不及的閃開,連道“不敢”。
暗地裡交換了一個眼神,眉眼裡皆是笑意。
開荒能賺到錢還白得新來的縣令記下他們的人情。
跟著秦小滿混果然是正確的選擇!
“如此一來,一共是十萬畝荒地需要開墾……”
張縣令感動之餘,面露愁容。
開荒也是有定額的。
十萬畝山地拼湊起來,大約寬二十幾裡、長六十來裡的地界。
根據他對富陽縣地勢的瞭解,最多隻能再賣出不到五萬畝的荒地。
再加上朝廷對開荒的畝數也是有限定的,富陽縣積累至今,能開荒的荒地也就十五萬畝。
還不知道剩下的五萬畝有沒有人接手。
如此一來,富陽確實能夠吸納近萬戶流民安置。
可萬戶流民、每年增收三萬左右的地方稅銀,能否請朝廷將他在洛陽縣的手下排程至富陽來興修水利工程、安置的流民日後穩定生產……他第一次遇到這樣的事,心裡沒底。
“秦公子,我擔心興修水利的事,最後還是要落在富陽縣衙的頭上,我倒是能夠看出水流主脈絡,可剩下的事只能大家慢慢搜尋,或許會增加開荒的成本。”
張縣令趁著大家還沒交銀子,把醜話說在了前頭。
寧願他白高興一場。
也不願讓一腔熱血為百姓的秦小滿自掏腰包賠了家業。
張縣令的話讓李大福和方佔河也猶豫了一瞬。
但當他們看到秦小滿笑呵呵表情,懸著的心馬上落了回去。
只要秦小滿這個領頭羊不慌。
他們慌個剷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