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受害的網民,彷彿瞬間找到了宣洩口,紛紛指責那些防毒軟體公司,說他們為了賺錢毫無下限,竟然自己編寫病毒,到處搞破壞。
到時候,肯定又自導自演,推銷他們的防毒軟體,來殺這個病毒。
網路上吵的沸沸揚揚,導致許多防毒軟體公司,急忙在公司內部進行了自查,並對外發布澄清公告,稱這次的“熊貓燒香”病毒,和他們沒有任何關係。
病毒的作者,應該另有其人。
傳言都是空穴來風,網友們不要聽風就是雨。
然而,這種態度強硬的澄清公告,非但沒有將風波平息下來,反而爭吵更激烈了。
一些網友開始大肆爆料,挖掘那些病毒軟體公司曾經的黑歷史。
直到無窮大公司的反病毒小組,釋出了他們最終版本的病毒專殺工具,這股風潮才被揭過去。
“熊貓燒香”到了這個時候,才算被真正遏制住。
400多個變種,無一例外,都能被有效查殺。
底層程式碼和邏輯,已經被完全解析。
徹底堵死了“熊貓燒香”再次變種,造成破壞的可能性。
與此同時,無窮大公司的資料安全中心,工作人員也沒有閒著。
他們透過資料篩查,很快就發現,病毒的作者經常瀏覽卡卡社群反病毒論壇,隨時關注外界的病毒查殺工具,以便更新病毒。
而卡卡社群有59萬餘名會員,病毒作者一定身在其中。
透過大資料分析,工作人員很快就將範圍,鎖定在了江城,一名叫做“李俊”的年輕人身上。
相關的證據,立即被提交到了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
二零零七年,三月十七日。
鄂省公安廳宣佈,李俊及同夥八人已經落網。
縱觀整個華夏網際網路歷史,這樣的案件也是首例,其代表的意義無需多說。
最後法院以破壞計算機資訊系統罪,判處李俊有期徒刑四年,其餘的人最重的兩年半,最輕的一年。
值得一提的是,“熊貓燒香”病毒的作者李俊,並不是網路傳言中的天才少年,反而只是就讀於一所普通技術學院的技校生。
因為沒有學歷這個敲門磚,他在畢業後只能去電腦城、水泥廠打工,並且一干就是六年。
當然,在電腦城打工的他,並沒有過著渾渾噩噩的日子,反而透過網路自學,不斷精進自己的計算機技術。
要知道,這個時期,哪怕你懂一點點簡單的技術,在普通人眼裡,也是牛逼哄哄的大神。
更別說擁有一定天賦和自學能力的李俊了。
機緣巧合下,使得他最終產生了編寫一款強大電腦病毒的瘋狂想法。
不得不說,他的誤入歧途,令人唏噓。
李俊在入獄後,計算機界也有不少防毒軟體公司的老總喊話,表示看好他的計算機天賦,等他出獄後,仍然願意接納他成為公司一員。
而一向對人才非常重視的無窮大公司,則出奇的沒有進行任何回應。
因為在計算機部門的許多技術人員看來,搞破壞比搞建設容易多了。
單論能力,李俊未必比得過網路安全公司的普通技術人員。
厲害的病毒講究隱藏和保護自己,熊貓燒香就是高調地破壞,沒必要、沒意義的破壞,他們並沒有像普通人一樣,把李俊看成是懷才不遇的大神,反而覺得他是個有技術的流氓。
時間進入到四月。
天氣也逐漸熱了起來。
各個地區的春季校園招聘,也開始陸續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