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這個任務交給他們這些年輕人就行了,我還是讓人早點送您回住處休息吧!”
病毒小組的組長馮川,急忙站起身來,非常恭敬的對老人說道。
眼前這位老人,正是華夏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電腦科學與技術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李三立。
作為國內最早的一批計算機專家,他畢生從事這方面研究,著作等身。
現在無窮大公司,計算機實驗室裡就有幾位專家,曾經是他的學生,在計算機技術、巨型機領域,是絕對的權威。
這些年,他已經是半退休狀態,但最近無窮大公司和軍方的這個工程太重大,而且他個人也很感興趣,才請他出馬,參與設計符合軍方要求的主控程式元件。
他的名頭,只要是從事計算機行業的人員,都如雷貫耳。
在馮川說話的時候,所有人都起身,向他表示尊敬,並在旁邊附和道,生怕老頭站累了。
“那好吧,不過你們有把握在短時間內,完成這個程式的反編譯嗎?”老人看了一眼電腦右下角的時間,微微點頭,但還是有些不放心的問道。
反編譯,就是透過對程式的逆向操作,推匯出該程式的整體設計思路、資源結構,甚至原始碼的過程。
這個過程,難度可以說非常之大。
大到什麼程度呢?
你編譯一個程式,相當於把一頭牛分解成分子形式。
而反編譯,就是相當於是讓你把一堆分子,組合成一頭牛。
不過,談及這個世界計算機界都痛苦不堪的逆向工程,馮川卻笑了笑,解釋道:“李老,您就放心吧,我們已經有了一個預案,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對程式的反編譯,而且準確率無限接近於100%。”
“怎麼可能?!還有這種方法?你們能給我講講具體的執行邏輯嗎?”老者聞言,頓時瞪大了眼睛,抓著馮川的胳膊,神情錯愕的問道。
馮川尷尬的笑了笑。
“唉你們就當我這個老頭子沒問過,當我沒問。”老人擺了擺手,神情中透著一絲失落。
這是一個研究人員,對新興技術的本能求知慾。
不過他也非常清楚,這是人家的商業機密,不向他透露也在情理之中,畢竟無窮大公司本質上,還是一傢俬人企業。
反之,如果是國家級的研究機構,那對他這個級別的人物,基本上是不存在保密的。
只要他想,隨時都可以調閱相關的技術資料。
送走了李三立院士,馮川立刻讓姜遠通知計算機實驗室那邊,調來了一臺網路隔離的光子計算機。
他們的辦法也很簡單,利用光子計算機強大的運算力,搭配天道系統的人工智慧,對熊貓燒香29KB的病毒程式進行逐條解析,把機器碼或者位元組碼翻譯成普通的原始碼。
最終結果,將會生成幾十,上百份的樣本。
之後,再由反病毒小組的成員,人工篩選出最接近資源結構的原始碼,編寫出符合變種病毒特徵的專殺工具。
這個方法,也是無窮大公司的研究人員,在完善天道系統的過程中,無意中試驗出來的。
這個方法的出現,意味著,在軟體安全領域(盜版/反盜版,外掛/反外掛等將迎來一系列的重大變革。
只要無窮大公司的工作人員想,幾乎可以破解世界上的任何一款軟體。
與此同時。
就在反病毒小組,加班加點對病毒程式進行反編譯的時候。
網際網路上,關於“熊貓燒香”病毒作者身份的種種猜測,也開始不斷流傳。
在千度“熊貓燒香”貼吧中,就有數百名深受“熊貓”所害的網民發帖,“通緝”病毒制的造者,更有某位企業的老闆,開出了10萬美元的懸賞金額。
有人說,病毒的作者是江城的一名15歲天才少年,證據是網路上流傳的他和一名駭客的聊天截圖。
還有人說,病毒的作者是桂L市一家軟體公司的副總裁,因為他曾經編寫過多個流氓軟體,訊息來源是反病毒論壇。
當然,流傳最廣,最讓人能接受的,當屬國內防毒軟體公司的員工,故意編寫病毒,促銷相應防毒產品的說法。
這個推測從邏輯上,確實非常合理,而且有不少防毒軟體公司,在早些年,剛起家的時候,還真幹過這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