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幣權事關重大,即使今天勉強達成,事後也要費一番口舌和陳勤之解釋。
與其如此,不如先試探一下朝堂反應,之後再爭取陳勤之的支援。
至少那時也不必擔心再有什麼反覆。
而且,今天也不是毫無收穫。
除了費賢表現出對於財政的認知,遠超朝中百官。
趙舜君也表現出,對此事格外上心。
看架勢,他似乎有些急於證明自己。
當初新鈔推行並不順利,現在還靠這筆賠款撐著才沒變成廢紙。
想來,他的支援與此也不無關係。
這事只是暫時告一段落,還未塵埃落定。
想必陳勤之一定會先找費賢,之後才會和自己見面。
正因如此,馮一博下朝之後沒有遲疑,便直接回府。
他先去探望懷孕的寶釵,說了會子閒話。
又去尤二姐那邊見了馮熳,帶著女兒玩鬧一會兒。
最後,去香菱的房裡吟詩一夜。
第二天,一到部裡,就有人來請。
“拜見侯爺,陳閣老有請。”
馮一博跟隨那人到了文華殿,被帶到對面的一間靜室。
一開門,陳勤之正在裡面悠然品茶。
“見過陳閣老。”
馮一博上前施禮,陳勤之微微點頭,示意他坐。
他不客氣,坐在對面就給自己倒上一杯。香茗!
待門被關上,馮一博就笑道:
“閣老找我來,是為了鑄幣之事吧?”
陳勤之也不藏著掖著,直接就道:
“東海郡既然已經歸附獻土,為何還要私自鑄錢?”
他昨日已經和費賢談過,對於財政之事受到不小的啟發。
對於鑄幣權的重要性,也有了重新的認識。
因此,今天一到這邊就叫來馮一博,想要給他上一課。
“如果別人問我,我一定說不知道。”
馮一博笑著打趣一句,又道:
“但閣老問我,我就說一說。”
陳勤之輕啜一口,點頭道:
“說說看。”
馮一博伸出食指,理直氣壯的道:
“第一,是為了做生意方便,而且銅錢不夠。”
海外銅錢不夠很正常,陳勤之有人往倭國倒賣銅錢賺取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