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大人說的有道理,但也不能用前朝的尚方寶劍斬本朝的官吧?”
費賢聞言一愣,皺眉道:
“侯爺這話是什麼意思?”
馮一博笑了笑,不慌不忙的道:
“如果你覺得鑄金銀幣不對,就該先上奏疏提議修訂律法,而不是在沒有相關律法前提下,就斷言誰的罪過,這將《大魏律》視為何物?”
法無禁止即可為,這是法家精神的體現。
很顯然,費賢對此並沒什麼理解。
因為,他聞言依舊執拗的道:
“《大魏律》的銅錢就是泛指錢。”
聽到這話,馮一博心中微微一鬆。
看來,對方在財政上可能有兩把刷子。
畢竟他一語中的,指出了關鍵之處。
但對於爭辯,他肯定不擅長。
自己就是在鋪墊摳字眼,對方的反駁卻很無力!
“訂立律法必然要嚴謹,一個字就可能涉及無數人的命運,如果都像你這樣肆意解讀,那訂立律法還有什麼意義?”
聽到馮一博的話,費賢頓時有些傻眼,口中一時也有些遲疑起來。
“這……”
趙舜君見此,立刻也來了精神,在旁冷嘲熱諷道:
“當初,費閣老不讓你入戶部,而讓你去工部,你也該琢磨琢磨他老人家是什麼意思,而不是貿然對別部指手畫腳。”
費賢於財政上有些天賦,可為人卻太過執拗。
這讓費閎如何能安心讓他接班?
所以費賢科舉中了進士,卻被費閎以鑄幣為由,安排到了工部。
費賢一聽這話,頓時有些惱羞成怒的道:
“呵!我爹說跟著趙閣老學不到什麼,還不如去工部錘鍊一下,瞭解鑄錢的流程。”
趙舜君冷笑一聲,剛要反擊回去。
這時,陳勤之忽然出聲道:
“啟奏太后,不如此事容後再議,先進行下一項吧。”
既然有人對此提出了質疑,隱隱覺得不對的陳勤之就決定借坡下驢。
等他了解清楚之後,再做定奪也不遲。
“這……”
元春聞言,頓時有些遲疑的微微側身,看向馮一博。
見他微微點頭表示認同,元春才鬆了口氣,宣佈道:
“既然如此,就容後再議。”
侍班官員一聽,立刻上前宣佈下一項。
對於費賢橫插一槓,導致功虧一簣。
馮一博心中有些遺憾。
不過,此事卻也不急於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