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一博聞言笑了笑,無所謂的道:
「無妨,這事本就是我首倡,一直讓你衝鋒陷陣已經過意不去,就算沒有蔣奉文,我也沒想過一直隱居幕後獨善其身。」
他是蝨子多了不癢,債多了不愁。巚
就算被人知道,他參與「君子之道」的事。
也真的沒甚所謂。
想以此攻訐,就要先想想,議和條款和自己,還有背後的勢力有沒有關係。
有東海郡的關係,馮一博的官職誰也動不了。
不然難保議和條款的事不會生變。
若是新黨攻訐,那下次張松越再找上他,
馮一博就大可以,以此為由盡情耍賴。巚
若是新貴攻訐,那純屬吃飽了撐的。
不用馮一博說話,就有忠順親王幫他料理。
至於開國一脈攻訐,現在拍馬屁還來不及。
攻訐?
那就封鎖海貿,餓死你們算了。
此地畢竟是在宮中,自然不能久留。
蔣奉文離開不久,三人也一起出了宮門。巚
隨後,相互道別,又相約再見。
宮門外自有車馬等候。
很快,馮一博就到了一出幽靜小院。
這裡正是上次同忠順親王見面的地方。
「馮將軍……不對!咱們這裡沒有外人,我該叫你一聲郡王的!」
馮一博一進堂中,忠順親王第一次迎了過來。
以他平時憊懶的性子,如此一反常態。巚
自然不是因為馮一博長得好看。
不問可知,他是對這次議和所佔利益極為滿意。
新貴佔了一億銀幣,忠順親王能不熱情嗎?
雖然到他手裡肯定沒那麼多,但也足夠他吃個飽了!
馮一博聞言,拱了拱手,笑道:
「王爺還是謹慎些好,機事不密則害成。」
見他如此謹慎,忠順親王自然從善如流,點頭道:巚
「那我就託大,叫你一聲一博了。」
只要別叫慣了東海郡王就行。
至於叫一博還是叫馮淵,那就無所謂了。
馮一博自然不會反對,笑著道:
「王爺言重了。」
兩人寒暄結束,忠順親王
親自將馮一博引入堂中落座。
待鄒德清上了茶後,他就先道: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