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博你這次做得很好,不僅給大魏長了臉,也給我們這些勳貴提了氣!」
他們這些勳貴,自然是新晉勳貴。
馮一博聞言,謙虛道:
「託王爺的福,不過是運氣好罷了。」
「你也不用謙虛,仇欒已經寫信和我說了詳細經過。」
忠順親王連連擺手,又笑著道:
「你一手策劃這次議和,不僅將倭國死死壓住,讓大魏得利,還讓咱們一起吃肉喝湯,真是一石三鳥!」巚
說到這裡,他還由衷的感嘆道:
「如此讓人驚豔的運籌,就算諸葛武侯在世,怕也做不到這個程度!」
「王爺謬讚,馮淵可不敢當!」
馮一博自然只能繼續謙虛,還自嘲道:
「諸葛武侯只會一心為國,自然不會像我這樣,還想著讓自己人得利。」
這個「自己人」,頓時讓忠順親王舒坦不已。
堂堂東海郡王,大魏朝廷都不能把他怎麼樣,卻暗中為自己所用。巚
「人心不足蛇吞象,即使一博你一心為國,他們也一樣嫌少。」
忠順親王先是意有所指的說了一句,又道:
「現在賠款還沒到賬,開國一脈就已經安耐不住,等真金白銀的一到,不知有多少人要紅眼了!」
一聽這話,馮一博認同的點點頭,順勢道:
「正如王爺所言,我今日才先過來一趟,想必王爺已經知道我此來的用意了吧?」
忠順親王此時已經打回原形,憊懶的窩在軟椅之中,聞言就道:
「明白,明白!不就是人情推不掉,不得不去見水溶了,先和我打個招呼嗎?」巚
他在水溶那邊有人,自然知道得一清二楚。
準確的說,比馮一博知道的還要詳細。
「正是如此。」
馮一博點頭附和了一句,又道:
「除此之外,也是讓王爺給我託託底,免得開國一脈狗急跳牆。」
他先見忠順親王,就是讓對方安心。
既然忠順親王明白自己的意思,馮一博就順勢拍了一句。巚
兩邊在議和條款的事上有著共同的利益,自然很容易就達成一致。
「你大可放心!自從王子騰回鄉,開國一脈已經廢了一半。」
提起開國一脈,忠順親王一臉的不屑,還道:
「若非宮裡那兩位老的還在,又有那位娘娘撐著點門面……」
說到這裡他頓了頓,想到和馮一博也沒什麼好遮掩的,才繼續道:
「這麼說吧!就四王八公那幾家,哪個沒點腌臢事?」
說起腌臢事,他的臉上全是嘲諷之意,還透漏道:巚
「現在只是那位還騰出手,也還沒到動他們的時候罷了。」
馮一博聽得心驚,面上卻絲毫不漏。
聞言,他還鬆了口氣,才道:
「有王爺這話,我就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