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對於陌生金融領域,也都還是小菜雞。
他倒是並不在乎那點俸祿。
流求那邊連匯票都不認,更不會認這樣的鈔票。
他擔心的是,萬一大魏真的開始濫發鈔票。
難免會引起一系列,影響國計民生的不良後果。
雖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他也不是什麼憂國憂民之人。
但馮一博也做不到,在自己能預料到的災難降臨時。
還能袖手旁觀,隔岸觀火。
很快,他就將這個擔憂和李守中說了。
“其實上次我就想問了,只是沒顧得上說。”
聽完馮一博的分析,李守中面色有些古怪,問道:
“到底何為金融,準備金又是什麼意思?”
上一次,馮一博不僅將景順帝敲打榮府的事說了,還順便說了鈔票的事。
以及對朝廷可能濫發紙幣的擔憂。
可李守中只顧著感慨開國一脈的事,並未細問鈔票的事。
如今馮一博單獨提起,他才想起不恥下問。
聽到李守中的問題,馮一博就解釋道:
“金融就是國家貨幣的發行流通,還有回收兌換之類的統稱,至於準備金,就是防止遇到擠兌的時候,可以應急用的現銀。”
其實這事也不怪李守中,他上次就沒說的太具體。
因為,對於這些他知道的也很粗淺。
可以說,比沒聽過的人強些。
但也只是道聽途說,所知有限。
聽了他這個解釋,李守中也只能似懂非懂的點點頭。
他一直致力於文教和禮部相關的事宜,對於這些確實不懂。
其實也不止是他,滿朝文武精通經濟之道的又有幾個?
在馮一博看來,可能也只有告老的費竑算一個。
其餘人,即使是戶部的也不過是會算賬罷了。
“如果真如我猜測的那樣,總有一日鈔票兌換不出銀錢,那朝廷就會失去信譽,以後大魏很難再發行紙幣。”
馮一博將自己的擔憂又詳細解釋了一下,還道:
“而且等勳貴手中的鈔票變成廢紙,我怕最後買單的終究還是百姓。”
這次李守中勉強聽懂了一些,皺眉道:
“你是擔憂朝廷濫發鈔票,會對國計民生有所影響。”
他聽出了馮一博的擔憂,卻不理解金融對國計民生的影響。
在他看來,即使鈔票變成廢紙。
也只是勳貴吃點小虧。
甚至,他同意馮一博說的景順帝要對開國一脈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