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能不足,就用人數補上來。
東海郡現在又不缺錢,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是最簡單的問題。
“培養一個全面手很難,但培養一個單面手,就能大大增加效率。”
一個合格的工匠,從學徒到成手可能需要好幾年。
這樣培養的人雖然全面,卻也限制了工匠的數量。
而只做一種配件,就能很快熟練。
這其實是流水線生產模式的簡化版。
考慮到自己的地位,每一句話在東海郡都會被無限大。
因此,馮一博又補充道:
“當然,新的鑄造方法肯定還是要繼續研究,除了鑄造,在冶煉方面也要下下功夫,爭取減少其中的雜質,對有特殊貢獻的不要吝於獎勵。”
說到這裡,眾人紛紛低頭。
他又回頭看向工匠們,啟發道:
“我曾在古籍上看到,有一種高爐,類似煙囪那樣形狀,上鐵下碳,可以增加爐溫,提高鍊鋼的效率。”
可惜的是,高爐鍊鋼他只聽說過,卻不知道具體情形。
只能簡單描述一下,其他交給工匠們自己研究了。
“北方還有一種將煤燒煉成的焦炭,用起來只比木炭稍差,但溫度更高而且容易製作,這方面都讓工匠們試驗一下。”
馮一博說的兩種方法,都涉及爐溫。
而爐溫對於冶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眾多工匠聞言,頓時都露出躍躍欲試的表情。
想必馮一博一走,他們就要進行嘗試了。
“諸位的研究熱情很值得稱讚,既然有爭議,不如多試試,對於科學研究,諸位要記住一句話。”
科學這個稱呼,他早在物理、化學的教材之中就提到過。
工匠們都聽過相關課程,對此自然也不陌生。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馮一博說完,還怕他們不懂,又解釋道:
“也就是俗話說的,是騾子是馬,牽出來遛遛不就知道了?”
這樣通俗的話,工匠們聽了都露出會心的笑容。
臨走的時候,馮一博還要來紙墨,親筆提下一幅大字: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自古以來,就有士農工商四民。
隨著時代的變化,士農工商的地位,和其中包含的範圍,都在跟著變化。
手工業者,也就是匠人。
被一句“奇技淫巧”的解讀,給打到谷底。
奇技謂奇異技能,淫巧謂過度工巧。
本來這句話說的是不要過度追求奇巧,結果被很多讀書人曲解為奇巧的東西不好。
並賦予貶義,引申到了工匠和技術上。
讓很多匠人和技術,都成了奇技淫巧的代名詞。
甚至被世人所看不起。
馮一博希望透過他在東海郡的影響力,能讓工匠得到更多的認可。
工匠們對此自然都深感榮耀。